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个熟悉的名字让“狐狸”露出尾巴

2021-02-26 16:10:23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 -标准+

□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王坤 王东海

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经过半年时间的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查扣涉案资金130余万元。

一个熟悉的名字

“袁某,丹阳市司徒镇……”一连串带有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闯”进了正在网络巡查的丹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沈琛眼中,“袁某,不是我帮扶对象的名字吗?他的名字和个人信息怎么会出现在境外聊天平台上呢?”

沈琛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便悄悄盯上了这个境外Telegram聊天平台。果真如他所料,在该群内公民个人信息按照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以不同价位进行买卖,其中一些个人信息还涉及许多丹阳居民。

在确定该群存在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后,丹阳市公安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深入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发现,由于Telegram聊天平台是非实名注册、由境外公司开发,且买卖双方大多通过无人监管的“泰达币”这种区块链虚拟货币直接进行交易,交易而来的“泰达币”再通过相关平台进行售卖换算成美元、人民币等进行非法盈利。

“整个犯罪的过程通过无人监管的境外网络平台完成,在这种监管盲区里,民警看得见买卖双方的虚拟身份、资金交易情况,却无法追溯到买卖双方的真实身份,更无法查找资金流向,无法固定犯罪线索,给案件破获增加了难度。”丹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汤辉亮说。

一只狡猾的“狐狸”

由于整个犯罪过程全在境外网络平台上完成,使得该案的侦办一度陷入僵局。专案组摆脱思维定式,将“诱饵”放在境内,试图将“狐狸”引进门。

于是,民警伪装成买家跟卖家进行接触,取得卖家的充分信任后,想方设法将卖家引到境内网络平台。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警方终于把“狐狸”引进了门。

随即民警运用多种手段,成功锁定了江苏徐州籍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范某,并于2020年5月将他们抓捕归案。

经查,嫌疑人李某、范某通过非法途径,购买到某些手机APP泄露出来的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在Telegram平台上进行售卖,按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标价出售,一般卖给广告推销商、车贷网贷公司和网络诈骗团伙。买方再利用这些个人信息进行广告推广或电信诈骗。诈骗团伙还会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对急需用钱的人群实施诈骗。

一条异样的线索

李某、范某归案后,专案组在对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固定时发现,有一部分的公民个人信息十分特别:信息十分完整且准确性很高,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一应俱全。

专案组对这类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后发现,这类信息都是由一固定人员发给李某、范某。专案组立即对此人进行调查,最终确定居住在重庆的上线谭某。

“在我们行内,对于这种准确度很高的信息,一般会先对这些人员尝试实施诈骗,而不只是卖给相关公司简简单单地进行广告推广。我的上家就同时从事着电信网络诈骗和贩卖公民信息的活。”谭某落网后供述。

专案组深挖细查,将居住在广州的王某等人抓获。王某等人不但贩卖个人公民信息,还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王某组织赵某等人,使用从境外购买来的个人信息,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诱骗受害人登录王某等人事先搭建的虚假网贷平台,以网贷需填写个人资料为由,进一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以办理网贷手续费为由实施诈骗。接着,王某会把这些最新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拿到Telegram平台上售卖,依次循环更新。

至此,一条收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嫌疑人之间倒卖交换公民个人信息、不法网贷平台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用来推广网贷业务、诈骗分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犯罪链条,被丹阳警方彻底摧毁。

编辑:杜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