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住在百姓家的“守边人”

2021-02-25 14:25:25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曲洪霖

图为振江边境派出所执勤民警在边境线巡逻中帮助村民推出陷在雪地里的车辆。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一大早,辽宁省丹东市岁末天寒、滴水成冰。《法治日报》记者驱车从丹东市区出发,沿着鸭绿江畔蜿蜒曲折的公路,一路向东盘山而行,3个多小时后,抵达东部边陲小镇——丹东市宽甸县振江镇,近距离感受了这里“守边人”的苦与乐。

“江面结冰后,边境失去了天然屏障,到处都能徒步通过,我们每一个抵边坚守的民警,又‘织’起了一道的‘边境线’。”振江边境派出所所长闫立国边介绍,边开车拉着记者赶往各个执勤点。

振江边境派出所,辖区边境线长达96公里,面积320平方公里,辖区全部为山区。

40多分钟后,到达江边的一个执勤点—— 一辆扣着一层塑料大棚的移动执勤方舱中巴车。

“这绝对算是我们将农用设施应用到警务工作的一个创新了。”闫立国说,“山沟里冷,我们给边境江边的7个执勤方舱都扣起了塑料大棚,不仅比钢结构的阳光房成本低,而且保暖效果还不差。”

说话间,鞭炮声大作,执勤点附近的几家村民开始准备团圆饭了。

在西江村执勤点,住在不远处的村民姜延利推开屋门,冲着执勤民警喊了一嗓子:“今天过年,你俩早点‘收工’赶紧过来,饭都做好了!”

执勤民警李鹏飞向姜延利摆了摆手,“好嘞,马上到!”

执勤民警咋到百姓家吃饭?原来,振江边境派出所辖区共有14个执勤点,都设在边境一线上,其中有7个是在江边的执勤方舱,还有7个执勤点在大山沟里,距离派出所都很远,民警们只能吃住在百姓家里。每月除了给提供民警吃住的百姓家缴纳伙食费,所里隔三岔五送米面,过年期间还送来了大鹅。

“我们对守边民警的感情格外深,都抢着让他们住在自己家。因为有民警在,大家才安心踏实。”在姜延利的眼里,透出的是亲人般的目光。

从执勤点返回所里,已快到晚饭时间,所里有位阿姨已经张罗了满满两桌菜。

饭间才知道,这位阿姨原来是闫立国的岳母,因为所里厨师请假了,他心想着大过年的不能让所里的兄弟们饿着,就把岳母和妻子请来做年夜饭。

冒着热乎气儿的饭菜很丰盛,这群20来岁的民警不到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

闫立国喊了一嗓子:“大家休息一会儿,咱们七点钟准时出发。”

大深山紧靠着江边,太阳一落山,气温骤降10℃以上。晚上7点,民警们穿戴上了全部御寒护具,登车出发了。一到夜里,山里没有光源,下了乡道进土路,路面还被积雪覆盖,几乎看不清路。

“我们这里最远的执勤点,开车单趟就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还都是土路,外来车辆如果没有向导,很容易走丢,不过我们天天开车巡逻,闭着眼都能走回来。”民警罗志刚自信地拍着胸脯说。

路过执勤点,摇下车窗,民警们互相打了招呼,彼此拜个年,说两句吉祥话,就算是提醒大家,今天是除夕了。

在一个执勤点里,两名民警正在用手机看春晚直播,民警吴建豪高兴地说:“我们这个执勤点特别幸运,能够收到4G信号,很多执勤点太偏僻,打开网页都很困难。”

看着两位民警年轻的面庞,仅仅因为能够有信号看到春晚,就满脸幸福,记者心中有些酸楚。

“你今年多大呀?是第一次回不了家过年吗?家里人理解吗?”

“我今年21岁,当兵5年了,自从当兵就没回过家,不过父母特别支持我,他们说我做的是保家卫国的事,下午给他们发视频拜年了,挺开心的,家里人一说到我,都特别自豪。”吴建豪说。

一趟走回来,所里值班的民警们已经开始包饺子了,结束巡逻任务的民警陆续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中,大家有说有笑,充满了年味儿。

记者手记

冒严寒、踏积雪,冰冻的鸭绿江边,“守边人”又度过了一个除夕夜。

这样一群人,年龄最大的所长闫立国,刚刚40岁,最小的民警吴建豪,只有21岁,他们将人生的大好年华奉献在边境线上,日复一日地巡逻在江边上、山林中。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守卫着边境线的人,才有了人民群众的和谐与安宁。万家灯火时,请不要忘记这群孤独的“守边人”。

编辑:杜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