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家校关系扭曲的症结在哪儿

2020-11-23 17:43:48 来源: 作者: -标准+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程方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法治日报》记者         赵 丽

《法治日报》实习生        邢懿铭

家长群内频现问题  暴露家校关系扭曲

记者:许多家校联系群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通过家校联系群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父母代为批改;有的学生家长在群里用各种肉麻的语言吹捧教师;也有家长因为对教师有意见,而在群里侮辱、谩骂教师。

储朝晖:微信家长群主要起到家长老师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作用。微信家长群里的交流与社会中的交流是一样的,遵循的原则都是相互平等。“跑偏”且出现溜须拍马的现象是因为社会中还存在这种现象和需求。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通过溜须拍马得到好处,有些家长存有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群这样的展示媒介将这种心态外显出来。

程方平:“拍马屁群”的出现反映了家校关系的功利性,是某些家长为了利益交换,将正常关系扭曲的一种表现。微信家长群的作用应当是教师和家长通过社交平台加深了解和配合。

微信家长群中的各种表现,暴露出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教师与家长没有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以前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方法是教师家访,现在多是通过微信家长群和打电话,教师给家长打电话的目的多是“提要求”,加上家长本身对学校整体也不了解,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失衡。

第二是导向问题。“拍马屁群”的出现,从一方面表明了家长的评价占教师业绩比重太大,导致溜须拍马现象滋生蔓延。学校应当从多维度对教师进行考评,有效减少“拍马屁群”情况的出现。真正实现家校合作,一定要在家校之间建立信任,一定要有平等交流。提倡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做好针对性教育,提倡学校对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家校教育职责混淆  评价改革亟须推进

记者:家长群该不该退,能不能退,敢不敢退;为何家长群会成为让家长和老师“压力山大”的“压力群”;家长和老师在共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界限应该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很多家长关注的。

程方平:责任划分有时候会很具体,比如家长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又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家庭的利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对他的孩子有利,也要对整个国家民族发展有利。

家校合作有一个误区就是对家长的要求,可能超出了大多数家长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就是分工配合不太明确。比如,很多学校开始办家长学校,它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办家长学校其实就是要给家长灌输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要追风,不要讲分数,不要不尊重孩子等。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的做法就产生了质变,开始要求让每个家长都变成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但这是不现实的。家长应该在生活上、处事上,给孩子更多的支持。

当然学校教育本身也有许多需要改的。例如学校现在也开始注意尊重老师,这些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建构并非纯知识的建构,还包含制度和文化。

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能力指导孩子,批改作业。让一个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的家长去指导孩子写作业,是很难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可能大学老师也很难指导数理化。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将一些责任强行交给家长,是比较残酷的。家长更多的责任是鼓励孩子、保护孩子,让他身心健康发展,或者用家长自己的正能量来影响孩子就够了。

在教育方面,学校还是应该作主导。因为老师都是学教育的,家长不可能代替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独特地位。但是其实教师也要发展自身,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教师也不能完全变成工具人,所以也要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在减轻教师负担的情况下,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前途。

现在一些探索是有争议的,比如教师负担过重,其中有些负担是形式主义的,就要审视哪些是形式主义的,把它去掉。家校怎么合作,怎么为社会服务,这些都是有方法的。如果能找到三者融通的路径,三方面的合力就会更大。其实家校合作本身就是减负,各自为政以后合作就变成负担。

熊丙奇:家长群变为作业群,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责混淆,家校关系错位所致。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归其位,给学生完整的教育,应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同时推进学校治理改革。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这为矫正家校关系的错位,指出了具体的路径。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但当前的家庭教育却被学校、教师卷入知识教育中。学校和教师称,这是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但实际是家校“共教”,就关注孩子的学业、分数。

目前的解决办法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学生被知识教育包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这也是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的原因。

但为何依旧存在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对于教师给家长布置检查批改作业,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其实是支持的,对国家层面的要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视而不见。因此,必须强化教育督导,对不履行职责的,地方教育部门要严肃追责。

其二,没有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并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都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与评价。从现实看,有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只是摆设,并没有发挥作用。另外,对于家长如何参与学校办学,也没有搞清楚。学校办学分教学事务与非教学事务,教学事务应该由教师委员会负责,这才能保障教育教学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非教学事务应该由家长更多参与,如是否购买校服,保障食堂卫生安全,要由家长委员会参与决策、监督。

但当前,很多学校要求家长参与教学事务,反而非教学事务参与力度不够,这也是错位的。没有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也导致家长相对于教师、学校处于弱势,教师安排做什么就得配合,家长担心若不配合,教师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

储朝晖:有的人试图找一个标准答案,划分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边界,但我认为没有边界,因为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状况跟学校状况、家庭状况都有差异。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由家长委员会或者相应的组织比如家长的组织和学校协商,然后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一些规则,包括各自的责任是什么,权利是什么,边界怎么划分。

学校的主要教育功能是知识教育,家庭的主要教育功能是教孩子怎么为人处事。现在有一个偏向,就是绑架家长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有些家长主动积极参与。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家长的学识水平、教育能力参差不齐,是负不了这个责任的。

从学业上来说,大多数家长最多能够解决三年级以下的问题,但是三年级以上的学业问题,多数家长是解决不了的。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