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群众事身边解微治理更暖心

​杭州拱墅区全力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2020-11-12 14:38:56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春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王一鸣

落实基层治理56大类25090项任务;区法院收案数、民商事案件收案数、万人成讼率分别同比下降20.72%、42.39%、48.86%;全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3.4%、18.01%……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基层治理交出的答卷。数字背后,凝聚着无数拱墅干部、基层工作者的心血和努力。

基层治理无小事。2018年至今,拱墅区围绕群众身边事先后开展了3轮深化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全力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为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微法庭”释放大能量

前不久,拱墅区发生一起一起“阳台冒污水、业主拒交物业费”纠纷。在双方矛盾激化的时候,社区“微法庭”引入专业调解力量,调解员凭借专业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住户与物业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

近年来,拱墅区创新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在全区设置108个“微法庭”,与街道社区调委会全面融合,切实提高基层调解成功率,目前,已经实现各街道(园区)和95个社区全覆盖。此外,拱墅区还为每个街道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每个社区配备1名以上专职调解员,建立10个非警务调处站,在劳动工资、交通事故、民商事等行业建起15个专业调委会,通过打造区、街道、社区3级矛调中心,逐步建立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区级成为矛调终点站”的工作格局。

此外,针对近年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复杂矛盾纠纷,拱墅区首创住宅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治理工作办公室,发布《街道三方工作达标指数》,成立区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等,截至目前,共调解物业费纠纷案件163起。

打造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生活快速变化,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拱墅区抓住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契机,精心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尤其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这支队伍为打好疫情防控“心理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确诊的两个人就在我们小区,会不会传给染我们啊?”当大关街道南七苑小区12幢启动整楼居家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后,拱墅区心理健康服务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筑牢群众心理防线。其间,83名心理专业人员来到集中隔离点、道口卡点实施心理疏导,941名心理社工先后服务1.5万余名居家隔离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交流疏导。

目前,拱墅区已经打造了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组建了220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团队,建成10个街道和95个社区、7个行业系统心理服务站。

数字治理带来安全感

幸福感首先来源于安全感。着眼于群众身边的安全事,拱墅区以夯实平安基层基础为重点,扎实开展平安拱墅建设,已连续15年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区”。

拱墅区在老旧小区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实施智慧门岗等6大智能化项目,目前已建成140个智慧安防小区。“我们已经先后打造了115个‘运河平安管家’阵地、156个平安版‘三化融合’小区,有效扩大了群众平安建设的参与度满意率。”拱墅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治理是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拱墅区在深化数字赋能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贴近社会生活,打通线上线下联动路径,让线上治理走进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

就此,拱墅首创“城市眼·云共治”系统。针对传统的城市治理手段单一、问题发现难、处置效率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等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改进街域“城市眼”接入“云共治”智能应用系统,后台将信息发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App上以及街容众包共治微信群里,推进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多元共治。据了解,“城市眼”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效率比人工高了44倍,月均平台告警数达7万余起,处置率达95%。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