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既不降格放纵也不拔高凑数

​全国扫黑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2020-08-24 16:45:48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打击“以黑抢矿”“以矿养黑”现象的同时,开展源头治理,防范矿产资源领域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粤港澳三地警方合力,防范打击境内境外黑恶势力相互渗透勾连;在一审审结以恶起诉的案件中,有14.87%未认定涉恶犯罪……

8月19日,全国扫黑办举行挂牌督办案件第4次新闻发布会,全国扫黑办有关负责人及山东、湖南、广东、青海等4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负责人,就发布的案件情况和社会关注的话题答记者问。

“三书一函”推动综合整治

新华社记者:山东济宁杨彦军等人多年垄断邹城市烟花爆竹市场。该涉黑组织被打掉后,当地政法机关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烟花爆竹市场整治、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林峰海【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政法各单位针对专案中暴露出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三书一函”(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和公安提示函)建议14条,大力开展烟花爆竹市场综合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严把市场准入关。按照城区禁放要求,对邹城烟花爆竹经营网点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严格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坚决杜绝市场垄断、不安全经营、无序竞争等问题。

深化专项整治。应急管理部门针对烟花爆竹市场定期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排查安全隐患,严查违法违规行为。2019年以来,累计检查烟花爆竹经营场所495处,取缔非法经营点29处。

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应急、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非法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规范公安执法。公安机关严查非警务人员违法穿着警服问题,加大对仿警用车辆的查纠力度;规范办案程序,减少执法过程中的监督盲点,确保执法公正文明规范。

防范矿产领域黑恶势力滋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尚同军涉黑组织的彻底覆灭,有力打击了当地“以黑抢矿”“以矿养黑”的现象。请问,通过扫黑除恶,当地在维护矿产资源开采正常秩序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下一步,如何防范矿产资源领域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李殿勋【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通过扫黑除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大力度开展卫片执法、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开采专项整治等行动,成效显著:湘西州县两级露天矿山数量减少近一半,花垣县铅锌浮选企业原有163家现已关闭162家,尾矿库由98座减少至10座;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规范矿业权审批登记,从源头上加强矿业权管理,维护矿产资源开采正常秩序,推动了矿业转型绿色发展。

在防范矿产资源领域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方面,湘西州着眼于源头治理、建章立制,出台了《关于从严从紧规范管理露天矿山开采加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矿山开采加工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力求从制度层面杜绝黑恶势力的侵蚀。同时规范矿权发证、延期、变更等行政审批,严禁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经营性活动,力求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粤港澳合力打击黑恶犯罪

《法治日报》记者:深圳陈永森涉黑组织是具有境外黑社会背景的组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请问,广东政法机关是如何防范打击境内境外黑恶势力相互渗透勾连的?

张虎【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广东省毗邻港澳,地理区位特殊,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与港澳警方合作打击犯罪,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联动打击跨境犯罪的机制,创建了联合打击跨境犯罪的品牌行动。自2000年以来,粤港澳三地警方每年例行开展以打击跨境有组织犯罪、港澳黑社会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雷霆”专项行动。今年5月至6月已启动“雷霆2020”行动,重点打击境外黑社会入境渗透、跨国跨境黑恶犯罪,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了多层次长效合作机制。广东和香港、澳门不断探索不同司法制度下的警务合作,建立了固定的证据资料机制、定期的业务和技术交流学习机制、统一高效的联合查剿机制等。

根据跨境犯罪类型变化不断拓展合作内容。粤港澳三地警方在已成熟、高效的合作、协作关系基础上,不断适应跨境犯罪类型变化,从最初的联合打击一般跨境刑事犯罪,发展到联合打击跨境黑恶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网络犯罪及跨境非法赌博违法犯罪等,并根据犯罪发展的新趋势不断调整拓宽打击业务。

进一步堵塞行业监管漏洞

澎湃新闻记者:青海“袁氏兄弟”涉黑组织采取串通投标、低价竞标等非法手段,盘踞建筑工程领域长达13年。请问,该涉黑组织被打掉后,当地是如何开展行业乱象整治,堵塞监管漏洞的?

訚柏【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我们在查处“袁氏兄弟”案的同时,举一反三,扎实开展行业乱象整治: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研究制定了《青海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整治方案》,2019年以来,全省公开曝光123家围标串标、虚假骗标企业,对其中的36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将27家企业纳入黑名单,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强化部门共治行业乱象。青海省住建厅与公安厅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督办、联合执法等机制。住建部门共向公安部门移交线索13件。

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青海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认定处理办法》等,从违法行为认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招标人责任和加强标后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堵塞行业监管漏洞。

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目前涉黑涉恶案件审判已进入高峰期,面对巨大的审判工作压力,请问法院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案件审判质量?

姜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扫黑办副主任】:专项斗争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26496件,结案率88.87%。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百日攻坚行动中,各地法院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共审结涉黑恶一审案件6016件,二审案件2916件。

为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我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保证案件质量:

强化公正意识,严守质量底线。最高法要求各级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坚持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依法严惩和宽严相济并重,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和证据裁判原则,既不降格放纵,也不拔高凑数。截至今年7月底,各级法院在一审审结以黑起诉的案件中,有4.22%未认定涉黑犯罪;在一审审结以恶起诉的案件中,有14.87%未认定涉恶犯罪。

明确认定标准,统一裁判尺度。最高法牵头起草了“恶势力”“套路贷”“非法放贷”等多份规范性文件,并以开展专项培训、编写典型案例等方式,帮助一线法官准确理解把握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各高级法院也及时制定裁判指引、会议纪要等地方性规范,细化执法办案标准、统一司法裁判尺度。

加强程序保障,发挥庭审功能。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推动律师辩护全覆盖,细化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和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有的案件连续开庭十几天,最长达31天,充分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以正当程序保障实体公正。

优化力量配备,提升专业水平。各级法院均组建专业审判团队,专门审理涉黑恶案件,重大疑难案件由院、庭长担任审判长,一些地方法院还根据涉黑恶案件的特点依法指定管辖,最大限度保证案件质量。

坚持阳光司法,主动接受监督。通过网络直播、媒体报道、裁判文书上网等途径,将涉黑恶案件的审判过程展现于公众视野之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适时通报重大案件审理情况,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司法裁判公信力。

法治日报全媒体北京8月19日讯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