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渐入佳境

​浙江县级矛调中心开启“中国之治”新窗口(上)

2020-07-29 18:18:15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编者按

浙江是“枫桥经验”发源地,也是“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改革发源地。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浙江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其许多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从今天开始,法制网刊发关于浙江省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王春

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

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15年后重回故地,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这个春天,县级矛调中心成为浙江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项标志性工程,打开“中国之治”新窗口。

如今,浙江各地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

“自2019年以来,浙江以‘三个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政治担当,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探索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是标志性工程。”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建设县级矛调中心协调小组组长王昌荣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已形成“全省一盘棋、市级抓统筹、县级负主责、基层强执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更高质量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更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为建设“重要窗口”护航添彩,为“中国之治”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从长三角之巅到南太湖之畔,从“枫桥经验”发源地到“两山理念”发源地,从富春山居图到生态大花园,之江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动人的绿色。

这抹绿色,离不开“枫桥经验”这棵常青树长达半世纪的扎根滋养,枝繁叶茂,历久弥新;

这抹绿色,离不开平安浙江建设16年的孕育浇灌,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这抹绿色,离不开“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引航聚力,勇立潮头,波澜壮阔。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县乡综治工作中心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覆盖完备、运作成熟,让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在已有基础上快速实现了迭代升级,打造成集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三个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共同体。

到今年上半年,浙江90个县(市、区)除新建龙港市外,已全部实现矛调中心实体化运作。

加强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以上率下。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将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作为省域治理现代化中的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改革,全力推进,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

“枫桥经验”源于枫桥,始于公安。

“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其精髓不变,就是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县级是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浙江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双全说,继承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浙江省正在全面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推动公安工作与省域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目前,县级公安信访室已全部融入县级矛调中心,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市高标准推进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按照“县级终点站、镇级主阵地、村级触角器”功能定位,6个县级中心已全部实体化运作,还实现了镇街矛调中心全覆盖,使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两级。

今年3月,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矛调中心在全省率先接入110警情专线并实体化运作,对非公安业务范围内事项分流至“四平台”流转系统进行闭环处理,共接入警情事件1050件,流转移交560件,占比53%。

从4月开始,浙江省政法系统组成11个调研组,在各地矛调中心蹲点调研,察民情、摸实情、寻良策,摸准群众所需所盼,更好发挥矛调中心作用。

小切口、大治理,中心建设推动压实了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营造了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激化、不上行”的良好态势。2019年,浙江信访同比总量下降10.4%,90%以上县市区基本实现无信访积案目标。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磨破嘴、跑断腿、证明多、事难办……这曾是很多群众到政府办事的真实体验,但浙江省在2016年率先掀起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彻底终结了这些现象,带来了办事“加速度”。

从全球首个互联网法院到调解纠纷“神器”ODR平台,从全国首个移动微法院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平台,从全国首个乡镇综治中心到县级矛调中心,在浙江省处处可生动感受到“中国之治”,触摸到政法系统勇当“最多跑一次”改革急先锋的活跃脉动,体验到政法系统系列高效便民的服务新产品。

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七层综治中心大楼里,12个基层站所、130名工作人员进驻,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为一体,实现数据一体化,服务一站式,联民一张网,办事跑一次。

2004年,乔司街道成立全国首个乡镇综治中心,将涉及社会治理的综治办、联调室、司法所、信访办、治安联防大队、警务室、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7个部门集合办公,避免了老百姓多头跑、多次跑。

2019年,余杭区信访矛盾联合调处中心启用,融合基层治理综合信息指挥平台、信访矛盾联合调处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平台、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5个平台为一体,被称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和多元化解的总枢纽和终结站。

15年时光荏苒,是集成治理力量的不断壮大,是“最多跑一次”理念的不断升华。

围绕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浙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整合力量资源,将“多中心”整合成“一中心”,通过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闭环化运行、智能化治理、系统化推进,稳步推动县级矛调中心建设。

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是浙江省建设县级矛调中心一大鲜明特点。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晨说,该省根据管理人口、矛盾纠纷数等情况将各县市区分为3类,分类推进矛调中心建设,原则上整合县级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等工作平台成建制入驻,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整合纪委监委、政法委、信访、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力量进驻,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为群众提供全领域全过程优质服务。

为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浙江制定出台县级中心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指引,对信访、司法、社会力量等资源进行大整合,同时又不包办代替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有分有合、综合协调,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化水平。

推进“最多跑一地”治理

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短短两年间,浙江再次演绎了改革的速度和激情,改革之花开满山城海岛,治理之果挂满城乡大地。

余杭的“三端响应”、镇海的多元参与、瓯海的全周期模式、安吉的闭环管理、嘉善的智慧化驱动、柯桥的三级共同体、兰溪的联在村镇、衢江的高效处置一件事、普陀的县域治理共同体、黄岩的四级联动系统集成、景宁的最多跑一巷……

县级矛调中心同种异色花,花开满地,果香满园。

“我们老百姓就怕遇事摸不到门,现在认准这扇门就行。”在宁波市鄞州区矛调中心,东柳街道的周女士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落户问题后感慨道。

进这扇门前,她没想到,为她办理信访接待的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褚银良,了解到她是因为房屋产权问题无法落户,褚银良当即召集协调多个部门共商解决办法,在部门协调配合下,半小时就办理完成。

跑一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部门扯皮现象少了,办事效率高了,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为抓手的“最多跑一地”改革深得民心。

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浙江各地将加快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变群众“往上跑”为服务“往下跑”。

在常山县,群众过去申请工伤赔偿仲裁,原本需跑司法局、总工会、人社局3个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书、仲裁申请书等多份材料,至少要跑3趟、花费2天时间,现在在县矛调中心,最快1个小时之内就能办结。

截至6月25日,浙江县级中心已接待群众近66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57.3万件,化解54.2万件。

“越级访”“重复访”曾一度是信访老大难问题,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率省直15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浦江县下访,联合接待来访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面对面解决群众难题,推动领导下访成为浙江一项制度。

“接待群众、处理信访问题是县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如今已逐渐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习惯。”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王忠志深有感触地说,建设县级矛调中心,把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就是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截至目前,20位省领导到县级中心开展调研接访,全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接待群众5902批、17228人次,有力推动了信访和矛盾纠纷的化解。

浙江还创新推出民情民访“代办代跑”制,组建起县、乡、村三级民情民访代办网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理念为指导,舟山市普陀区将诉讼服务中心搬入当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形成纠纷多元化解的强大合力;嘉兴市开展“无讼村 (社区)”创建工作,推进纠纷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构建基层社会多元共治格局。

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介绍说,全省法院按照“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意见,在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中,积极参与县矛调中心建设,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切实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积极贡献司法力量。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4.6%,系近10年来首次下降。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