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二季度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超10万人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解读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2020-07-29 17:46:12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制网记者 周斌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检察办案数据有何变化和特点?立案侦查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为什么较大幅度上升?公益诉讼“等”外探索进展如何……

7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0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案管办主任董桂文接受采访,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解读。

逮捕起诉案件大幅下降

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检察业务数据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上半年全国各地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做好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务。检察机关坚持自身防疫与依法履职两手抓,多数业务数据变化不同于往日,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办案数据下降幅度较大,诉讼监督类办案数据下降幅度较小,或者持平、上升。如审查逮捕、起诉案件受理35.7万余人、75.8万余人,同比分别下降48.5%和26.7%;对民事、行政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1.6万余件、6777件,同比分别上升53.2%、265.9%。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防控等级的调整,4月,检察机关对各项业务工作按下“重启键”,多项检察业务数据第二季度环比均出现上升。如第二季度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近4.5万件,环比上升169.1%。危险驾驶罪办案量明显增加,4月受理人数达3.2万余人,较3月上升38.7%,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二季度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超10万人,环比上升103.7%。

记者:请介绍下检察机关办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案件的情况。

答:这类犯罪案件比较特殊,数量上紧随全国疫情形势而变化,审查逮捕案件量已开始下降,审查起诉案件量还处于高位。

上半年共受理审查逮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6624人,2月、3月受理审查逮捕数较多,3月达到上半年最高点1943人,这两个月也是全国疫情态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之后在4月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紧随全国疫情形势同步变化。

共受理审查起诉8991人,自2月以来数量起伏波动,无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审查起诉案件存在一定滞后性有关,预计接下来还会有一个高位期,之后才会逐渐下降。

黑恶案件进入审查起诉

记者:今年是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上半年办案数据有何变化?

答:各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等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

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黑恶犯罪3.4万余人,同比下降47%;受理审查逮捕黑恶犯罪9108人,同比下降81%,这也说明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收官之年,多数案件已开始进入审查起诉环节,所以审查逮捕案件下降幅度更大。

服务脱贫攻坚方面,检察机关的步伐没有停止、也没有减慢。上半年,对扶贫对象开展司法救助1511人,同比上升11.6%,第二季度开展司法救助1055人,环比上升131.4%。实际发放救助金1907万余元,同比上升19.3%,第二季度实际发放救助金1343万余元,环比上升138%。

记者:发布的数据中,立案侦查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同比上升幅度较大,是什么原因,主要涉及哪些犯罪?

答:2018年10月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涉及司法人员有关职务犯罪的14个罪名可以由检察机关具体负责立案侦查。一年多来,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稳妥推进,规范办案,务求实效,办案数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共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487人,同比上升70.3%,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40人,同比上升21.2%。

这一方面是因为最高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抓住扫黑除恶“破网打伞”的重要节点,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各级检察机关机构职能调整到位、办案能力不断提升,疫情期间检察干警也勇于担当作为,立案数据上升幅度较大。

检察机关负责立案侦查的案件共涉及14个罪名,其中办案数量较多的是徇私枉法罪166人,占34.1%;玩忽职守罪133人,占27.3%;滥用职权罪66人,占13.6%;虐待被监管人罪25人,占5.1%;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21人,占4.3%,五罪名合占立案总数的84.4%。

力推公益诉讼“等”外探索

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这方面的办案数据有何变化?

答:以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针对“4+1”领域,“4”指的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4个领域,“1”指的是英烈权益保护领域。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针对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除了上述“4+1”领域之外都用了一个“等”字。

最高检认真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将检察机关对“等”外案件探索原则从“稳妥、积极”调整为“积极、稳妥”,紧盯安全生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络侵害以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指导各地检察机关以办案为中心加强探索,“等”外领域办案数量大幅上升。上半年共办理“等”外领域诉前程序案件7846件,同比上升3.9倍,占比达16.6%,增加13.2个百分点。

化解纠纷重复信访下降

记者:请介绍下检察机关对信访案件落实“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的情况。

答: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新收到的信访案件中做到“7日内回复”的有27.2万余件,占首次信访数的98.9%。截至5月底,对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导入司法救济程序的案件,“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为4.4万余件,其中3个月办理进展答复3904件,占8.8%,3个月办理结果答复超4万件,占91.2%,两类案件均做到了“应回尽回”。

这一制度充分落实的效果,还体现在重复信访数据上。上半年,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41万多件,其中重复信访13.4万余件,同比下降4.7%。第二季度接收重复信访8.4万余件,占二季度信访总量的32.2%,较一季度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记者:据了解,适用公开听证程序办理案件已逐渐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办案方式,请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主动转变司法办案理念,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最高检按照平等参与、司法公开、对话协商、办案安全的原则,专门设置了听证席位图,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推动各地加大公开听证工作力度,对一些疑难案件组织公开听证,摆事实、举证据、释法理,取得显著成效。

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对刑事不起诉案件开展公开审查1468人,同比上升154.4%;对刑事申诉案件开展公开听证402件,同比下降36.1%;对民事监督案件开展公开听证1645件,同比上升80.4%;对行政监督案件开展公开听证95件,同比上升206.5%。

法制网北京7月20日讯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