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市域统筹发力基层精准落地

政法机关创新实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06-24 13:46:19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 “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推动风险早化解

★ 有效破解基层社会工作力量短缺等难题

★ 精准把脉高位推动与基层行政机关衔接

★ 从整体视角关键环节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 统筹力量精准施策成现代治理应然选择

□ 法制网记者 董凡超 刘子阳

“潘书记,听说村里‘微法庭’能调解,我们想找观山村的老叶要回工资和材料款。”“我来联系观山‘微法庭’的调解员,争取一起解决好。”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村民老陶等3人找到上田“微法庭”调解员、村党支部书记潘曙龙请求帮助。很快,两家“微法庭”的调解员在线制订调解方案,法官从旁进行专业法律指导,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等现代化方式融入创新实践,将各项事业发展摆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谋划推进,临安区“微法庭”只是其中一隅。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多地市域政法机关,深入了解这一进程中涌现出的法治新动能。

集中梳理化解隐患  统筹力量弥补短缺

“小河地区出租房纠纷加剧,当事人明早将围堵某工厂大门,请求支援。”深夜,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派出所网格员潘亚兴将现场情况上报到指挥中心。在民警与网格员的连夜调解下,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性冲突烟消云散。

原来,小河地区居民朱某等人向某工厂租赁3个月房屋用于生产熔喷布。因卫生、资质不达标,朱某的厂房被行政部门关停。其与某工厂协商退租不成,萌生极端想法。

小河派出所所长周律认为,此事的妥善解决是新北公安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指引下,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推动社会风险尽早化解的成果。

新北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史建杰告诉记者,公安机关趁势出台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治标准,梳理相关纠纷线索,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一条龙”化解重大隐患,共清查12.1万户出租房屋信息,整改各类隐患1710处,查处违法行为210起。

多位受访者认为,除推动尽早解决辖区风险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的创新实践,在弥补基层社会工作力量短缺等难题上也颇具成效。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机关有负责人说,开展基层社会工作警力紧缺,综治协管员、平安志愿者、联防队员等基层辅助工作力量体系不同、职责相互交叉,客观上容易导致力量分散、指挥混乱。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牵引下,泉州市公安局在永春县率先施行村干部兼职辅警机制。

“村干部具有人头熟、接地气的优势,能够第一时间掌控辖区内不安定因素,构建联动快速处置机制。”永春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村干部兼职辅警已纳入应急处置力量体系,列入跨区域集中调训、联动处置机制,一有情况可就近调动,做到快速策应、梯次增援,有力解决了警力不足问题。

协同合作共同治理  创新融入现代理念

不久前,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厂私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被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发现后,及时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监管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对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并收缴水资源费,在检察建议的指引下全面排查辖区企业,半个月便消除相关隐患。

在张家港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熊剑看来,安全隐患迅速整治得益于公益诉讼制度日趋完善,离不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理念的创新融入。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检察院积极参与探索公益诉讼市域治理共同体建设,以检察履职能力现代化助推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熊剑说,通过联合各机关、单位,成立公益诉讼工作协作配合领导小组,明确公益诉讼工作协同方式、配套机制等,各方及时通报、沟通,解决了协作配合存在的难题。

市域具有社会结构多样性、利益诉求差异性、社会关系复杂性的特征,加强对基层行政机关衔接的精准把脉、高位推动,无疑是发挥市域治理优势的关键。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将多年未决的20件涉及25名当事人的“外嫁女”系列案全部执结。

番禺曾是广州“外嫁女”纠纷的高发地,每逢股权分红必定产生纠纷。“相关案件案情大多相同,执行到位率偏低,行政处理和法院执行叠加,造成行政、司法资源浪费。”番禺法院法官黎炳林说。

番禺法院审管办负责人卜晓红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上级法院综合考量、高位推动,指导番禺法院加强与行政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促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五架马车”驱动力,最终实现“外嫁女”纠纷源头治理。

“社会治理是个综合解决矛盾的过程,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才能防止淤积形成冲突。”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孙宽平说,当前,一些基层社会问题往往是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靠单个基层部门很难化解。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职能,从市域层面调动本地区各部门行政、社会、政策资源协同合作,共同治理。

“市域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方面享有地方立法权,具有更大、更灵活的自主创新探索政策空间。”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林鸿潮认为,市域政法机关具有政策制定的自主空间、解决问题的资源基础、大胆尝试的回旋余地等优势,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防范社会矛盾风险,从源头、传导、转化等关键环节进行化解。

理念牵引技术驱动  层级衔接精准施策

“社区有规定,持出入证才能进,请您配合防疫工作。”“我忘带了,让我进去吧,不然堵在门口谁都进不去。”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某小区门口,一名驾驶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僵持不下。

网格员闫育梅问清情况后,立即通过“网格通”App上报东营区网格中心。网格中心迅速通过疫情摸排情况信息库进行核查,发现驾驶员是非本地户籍人员且未登记申领出入证。

在数据面前,驾驶员承认自己刚从外省返回,同意配合进行信息登记和防疫检查。

这是东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实践成效的一个缩影。作为山东唯一的无疫情市,东营以理念为牵引、以技术作驱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焕发出全新的法治动能。

“信息平台横向共享到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协调转办,纵向转入社区、村镇调查核实,能够通过社区民警进行随访。”东营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翟书琴介绍说,凸显“神经中枢”效能的同时,每名网格员的“信息单元”作用进一步放大,通过信息及时上报、建立随访台账,能够迅速应对各类事件。

“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表明,市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产生地、集聚地。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无远弗届,风险、对抗的影响面不限于小范围的网格单元,以市域为单位统筹力量、精准施策,成为现代化治理的应然选择。”林鸿潮说,当前社会风险系统性、跨界性、传导性特点突出,迫切要求以市域为范围建立技术支撑系统,对基层信息进行宏观分析、挖掘碰撞、精准施策,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

林鸿潮建议,各级政法机关进一步理顺系统内市、县、乡镇(街道)权责关系,完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三级纵向治理架构,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力、聚合力。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