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北京房山法院河北法庭收案量下降近两成

乡村振兴多元解纷削平“案卷山”

2020-01-08 16:01:55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 法制网记者  蔡长春

“那种忙起来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的日子少多了。”作为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第一批员额法官,王俊伟明显地感觉到,2019年以来承办的案件数量有所减少。同时身为房山法院河北人民法庭庭长的王俊伟更加高兴地看到,河北法庭整体收案量同比下降17.4%。

“堆积如山的案卷变薄,撰写不完的判决书变少,不用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有了更多时间精研业务。”王俊伟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转变得益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力倡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得益于房山法院完善“诉非衔接”工作机制、深化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等有力举措。

在此背景下,河北法庭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通过构建15公里诉讼服务圈,建立诉前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出“无诉讼村”解纷模式,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河北法庭是房山法院唯一的山区法庭,辖区面积820平方公里,17万人口分散居住、道路交通不便。为切实方便群众诉讼,河北法庭坚持巡回审判20多年。

2016年以来,河北法庭充分挖掘巡回审判机制潜力,整合辖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资源,尝试构建15公里诉讼服务圈。“诉讼服务圈为诉源治理提供了主阵地,使巡回审判点15公里范围内的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5类案件在巡回审判点立案、调解、开庭,从而将审判力量下沉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效整合,将矛盾吸附化解在当地。”王俊伟说。

2017年以来,河北法庭在案件数量持续增加、干警人数普遍较少等情况下,主动深化与乡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协调,确立诉前调解联动机制。由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组成诉前联合调解组,在调解法官的指导下,按照稳控当事双方情绪、将非理性维权事件导入司法程序、依法进行调解的方案开展诉前联合调解,与法庭速裁组直接对接,促进矛盾纠纷合理分流和重点纠纷诉前会商。

据统计,2019年,河北法庭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51件,速裁案件319件,占全庭结案数的70%,极大减轻了后端法官的办案压力。

2018年5月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北法庭创新推出“无诉讼村”解纷模式,将青龙湖镇马家沟村作为首个试点村。

王俊伟解释说,“无诉讼村”的主要思路是依托镇党委领导和镇政府支持,由人民法庭牵头,乡镇司法所等部门紧密配合,村级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眼见首个试点村落涉诉率明显下降,河北法庭进一步拓宽“无诉讼村”朋友圈,已与青龙湖镇沙窝村、佛子庄乡西班各庄村、河北镇李各庄村等进行沟通协调,尝试在上述乡村建立试点,继而构建“无诉讼乡镇”。

让王俊伟欣慰的是,河北法庭的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矛盾纠纷无需经过诉讼程序便得到及时、妥善的化解。相应地,王俊伟和同事们逐渐从案卷堆积如山、电话接到手软、判决无休无止的日子里走出来。

“我们有更多时间认真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理论,不断提升审判能力;有更多精力专注于疑难复杂案件审理,探究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能够腾出时间兼顾家庭生活。”王俊伟说,更重要的是,大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随之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以王俊伟为例,相较于上一年,结案率有所上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更好地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得到多方一致好评。

王俊伟注意到,最高人民法院将“诉源治理”明确列为今后5年人民法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任务,还出台了《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

“在此背景下,房山法院推动出台首个区委审议通过的诉源治理工作意见,明确把诉源治理工作纳入‘平安房山’建设工作考核体系,将矛盾纠纷增长率、诉调对接覆盖率、诉前化解率等相关多元化解工作指标纳入乡镇、村级考核。”王俊伟相信,随着诉源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和持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于未然,不仅能够极大地减轻法院审判工作压力,也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