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黑科技”助力智慧法院“一轴两翼”

2019-12-16 13:44:20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俞某向记者演示使用终端机自动生成诉状的场景。

□ 法制网记者 徐伟伦 文/图

“我们没请律师,连诉状也不会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法院,仅凭身份证花了十几分钟就拿到一份智能生成的起诉状,今天是第二次来法院,案件就调解结案啦,前后总计20多天。”大学生俞某谈起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诉讼经历,感觉全程都很神奇很惊喜。

俞某不知道的是,带给她这种感受的背后,是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打造的以“诉调对接中心”为轴、以“速裁团队建设”“信息化建设”为翼的“一轴两翼”运行模式在默默助力。

今年11月12日,俞某和两位同学乘坐出租车时遭遇交通事故。两天后,受伤的3人来到昌平法院决定起诉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不过既没有写诉状,也没有准备证据。来到昌平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立案接待工作人员简单了解情况后,指引她们进行自助立案。随后,俞某通过智能立案一体机的“问卷式诉状生成”系统,填写了事故发生的时间、车牌等事实信息及损失清单后,自助生成的起诉书从一体机下方打印完成,拿着诉状她们很快就立上了案。12月6日,法官组织开庭,双方当事人现场达成调解协议,3位大学生顺利拿到赔偿款。

当天,昌平法院还利用5G技术远程审理了另一起交通事故索赔纠纷。《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小小的5G路由设备放在助理审判员桌前,通过它,视频连线到几十公里外的余老太家。

年近八旬的余老太此前路过村口时被摩托车撞倒受伤,委托女儿到法院来立案,要求保险公司和肇事司机承担赔偿责任。得知余老太年龄较大又受了伤,昌平法院道交审判团队决定在线解决这起纠纷,双方在法官助理的主持下,通过视频连线对赔偿的金额、支付方式等达成协议,实现了线上简案快办。

“真是没想到,法院只用9天时间就办好了我的案件,在电脑上开庭真是让我长了见识,也为我这个腿脚不利索的老太太省去好多麻烦。”余老太在家里的电脑前看到自动生成的调解书后,连连发出感叹。

其实,类似这样提升群众诉讼服务体验的“黑科技”,在昌平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厅还有不少。例如,该院自主研发的“传票自助打印一体机”,当事人只要在识别处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自助打印案件传票,签名后回执信息会实时反馈给法官;优化交通事故损失赔偿清单并录入问卷式诉状生成系统,同时内置事故处理单位、保险公司名录,以“选择题”代替“填空题”,减少人工录入。

“技术‘加持’下的诉讼服务,确实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北京市人大代表苏伦卦体验了在线调解和要素式文书生成、申请执行书OCR生成系统等自助式诉讼服务后,很是感慨。

昌平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李雪莲告诉记者,今年4月,法院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将立案庭、速裁庭、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机构和职能整合,组建新的立案庭,统筹立案、诉服、调解、速裁工作,让大量简单、类型化案件和部分普通案件在前端迅速化解,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减轻当事人诉累。

在诉调对接中心,昌平法院针对收案量较大的物业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设置了两个法官助理团队负责调解、草拟文书等庭前准备工作,并组建10名员额法官团队进行对接和速裁,确保70%至75%的民商事案件经初次筛选后进入速裁程序,并在前端两个月化解至少60%的案件,实现繁简分流。案件审理以“法官助理组织庭前会议+法官主持简易庭审”的模式运作,法官仅在开庭、判决签发等关键点做“嵌入式”把关,减少卷宗流转的中间环节,缩短审判周期。道路交通组成立5个月以来,完成庭前询问约800次,草拟裁判650多份,类型案件专业化处理使得庭前询问平均耗时30分钟,法官开庭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团队内法官助理对常规案件开展庭前阅卷、调查询问等工作,对案情进行实质性甄别,精准对接人民调解、前端速裁、后端精审,确保案件快慢分道,避免因补充证据、案件流转等问题导致程序衔接不畅。

今年1月至11月,昌平法院各速裁团队在智能化审判系统的助力下,共计收案11385件,结案11485件,占全院民商事结案总量的64%;速裁法官人均结案1148.5件,是后端民商事法官人均结案的3.4倍。

“建立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将始终围绕解决群众最烦、最难的问题,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昌平法院副院长张宝武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元解纷的司法新需求。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