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躬耕司法“手艺人”

——记四川旺苍法院嘉川法庭庭长母新明

2019-10-28 16:55:16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标准+

本报记者 姜郑勇 本报通讯员 李俊潮 何 伟

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到治之端也的法者,从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到运法自如、游刃有余的调解高手,四川省旺苍县人民法院嘉川人民法庭庭长母新明用15年时间完成了身份与角色的转换、心境与能力的转变。

“县平安卫士”“市民商事审判先进个人”“十佳调解能手”“省办案标兵”“省庭审标兵”“省法学论文三等奖”、全省法院个人二等功、市个人三等功两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15年的光阴,15年的青春。一项项荣誉,一枚枚勋章,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无不以无声的方式记录着他奋斗的艰辛,凝聚着他奔波的辛勤,刻画着他专注的精益,践行着他法治的初心。

若用心 身处何处皆可立

1米8的个子,慢条斯理的性格,温文尔雅的谈吐,加上磁性的嗓音,短短几句交谈后,清晰地勾勒出母新明的第一印象。

1989年,家境贫寒的母新明为尽快就业减轻家庭负担,将高考第一志愿从法律变成了师范。3年后,母新明被分配到旺苍县国华小学。但母新明主动请缨去了当时最缺数学老师,也最偏远、条件更差的福庆小学,这一干就是5年。由于小学数学教师在当时属于稀缺资源,母新明这个正规师范毕业的数学高才生让福庆小学的校长高兴不已。

“我们这边是全县最偏的乡,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许多工作几年的数学老师都想尽办法离开了,全校就两个‘半路出家’的数学老师要负责200多名学生6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当时听到有正规院校毕业的数学老师来我们学校,我走路都哼着小调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校长仍难掩心中的激动。

母新明不负众望,一人担起了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刻苦钻研的劲头,短短几个月,福庆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突飞猛进。学生们崇拜母新明,同事也非常喜欢他。母新明总结的“歌谣记忆法”,成为师生们广为受益的“法宝”。

岁月留痕,流年沧桑。如果一切静好,母新明如今已经成为了桃李芬芳的高级教师了。但一次法治培训重燃了母新明心中的法治梦想。经过三个月的纠结,母新明开始了新的领域,新的征程。

1996年,母新明开始自考法律本科。为了尽快完成课程,白天备课工作,晚上挑灯夜战。母新明的妻子回忆道,“一次让他边复习,边照顾小孩,结果孩子把泥土吃到嘴里了都没发现。”

遇到不懂的知识母新明就请教附近法庭的法官。为了提升专业素养,母新明利用业余时间到法庭当陪审员,主动帮忙整理卷宗,学习法律文书写作等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母新明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四川省旺苍县法院录用,成为一名定纷止争的法官。

从教师到法官,从讲台到法台,身份转变了,但在岗位上演绎精彩的决心却没有变。

母新明的第一站是旺苍法院民一庭。面对审判业务的缺乏,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他重拾了陌生而艰涩的法律书籍,白天看,晚上读,遇到似是而非的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如饥似渴的“充电”。办案过程中,他将理论知识“通俗化”、实践化,案件办起来也逐渐得心应手。

2005年,母新明调任东河法庭,法庭下辖8乡6镇,为减轻群众诉累,他带领书记员翻山越岭、跨河跃沟到当事人家中巡回审案,常常是先乘汽车,再换摩托车,最后徒步前行。渴了就喝山间溪水,累了就躺草地上休息,整个夏天结束,母新明瘦了十斤,被晒脱一层皮。

在东河法庭的三年里,母新明的脚步遍及辖区内一百多个行政村,累计办案近400件,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十佳干警”“平安卫士”……

2008年8月,母新明从东河法庭调任嘉川法庭任副庭长。嘉川法庭离县城十公里,是该县经济实力最强乡镇,下辖80个行政村一个开发区,15万人左右,每年平均结案300余件。这里原本民情复杂,川北监狱、煤矿企业、火电企业较为集中,“5·12”大地震后,灾后搬迁安置问题层出不穷。

尽管如此,他仍用扎实的功底维护了一方的法治天平。先后被市委评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十佳‘调解能手’”“矛盾纠纷化解‘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其撰写的《灾后农村房屋买卖实用法律问题研究》获全省法院系统学术论文三等奖,并在地震灾区法院起到了指导作用。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法官尊严的溯源。无论是简单案件还是疑难复杂案件,他都把每一案件办成铁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住事实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从业以来他所经手的案件无一信访、无一举报。

不一样的职业,同样的精彩。15年间,母新明从桃李芬芳的师者到捍卫公平的法者,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庭长,从一名法律“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他用一步步坚实的踏痕,丈量着百姓心中的公平尺寸,用一次次尽心的付出,印证着“若用心,身处何处皆可立”的格言。

好方法 公道自在人心

宣判后,希望案件当事人都愿意和自己握手,是母新明在案件办理后的最大心愿。这需要当事人对判决心悦诚服。

“案件当事人对判决口服心不服不叫服,心服口不服也不算服,只有达到心服口服才算真正的案结事了。” 母新明常常对同事讲。

2017年,米某状告两个儿女不履行赡养义务。仅从案卷上看,确实是儿女不孝的案件。但母新明在走访村支书和同村群众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年轻风流不顾家,老来穷困无家归”的案件。现年61岁的米某离家十余年,未尽父亲之责,两个女儿皆靠妻子一人养大成人。近年,因年老体衰患脑梗等疾病,行动不便,米某遂回家要求子女赡养。两个女儿以米某未尽抚养义务、多年来离家不归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双方发生纠纷。

“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这样的亲情案件不能简单地以谁对谁错进行定性。如果简单适用法律判决,不仅不足以弥合亲人间的伤口反而适得其反,会让彼此成为敌人。

为此,母新明一边同村支书及“乡村协助员”做米某儿女的工作,为其分析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法律后果,一边安排米某与儿女互动,加深感情,争取原谅。经过6次调解,案件最终以两个女儿承诺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而结案。

就法官职责而言,案件到此就该结束了。但是母新明却延伸了自己的职责,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实地走访或电话、微信的方式回访米某及其女儿,了解他们现在的状况和想法。

“当事人对判决结果服理服气了,案件执行也才能顺利开展。母新明判决的案件,执行法官们都争着抢着去执行。”旺苍县法院执行局长赵洪敏告诉记者,在执行难的大环境下,嘉川法庭判决的案件执结率一直很高。

母新明积极打造司法便民服务网络,认真研究群众诉累原因和表现,找出对策并进行创新。针对当事人不懂法,诉讼时跑“冤枉路”,母新明建立了村干部“数据库”,通过指导村干部调解,就地解决了许多“鸡毛蒜皮”的乡邻争端。

为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母新明积极学习调解工作方法,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同时,针对嘉川地区赡养等案件高发,母新明经常开展巡回审判,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直播网、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等平台进行直播报道。让当地群众和线上网友既“看热闹”又长知识。

2017年审理米某赡养案时,超过80万网友在线观看,更有60公里外的小伙看到直播后,骑车载着父母到庭审现场旁听。除了直播,母新明还积极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其主讲的《抱约之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法治天下》播出。这也让其成为了旺苍法院走进国家级电视台的第一人。

好的方法,到来好的效果。母新明在嘉川法庭的十年里,成功使曾经频发的赡养案件下降到年均只有三件,让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房屋买卖纠纷、煤矿债务纠纷等曾经的“疑难杂症”不再“烫手”,也让当地的法治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当地一名记者评价母新明,“审判也是一门手艺,讲究技巧。方法对了,诸事顺利,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他的方法虽简单,但是很管用。好的方法配上好的司法态度,老百姓怎么会不满意!”

暖人心 谁人不识君

“母法官,国庆快乐!祝你天天开心,有空了来家里耍!”

“母叔叔,祝您生日快乐,感谢这么多年来您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加入了学校志愿者协会了,我想像您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新明哥,我开始工作了,太谢谢你了。之前我还以为我这辈子废了,但是你给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我无以报答,下辈子做牛做马我都愿意!天凉了注意保暖哈,工作虽忙,身体更重要!”

……

在母新明的手机里,这样的感谢及问候信息还有很多。发信息的人有他的朋友、资助过的学生、帮助过的人、甚至还有曾经骂过他的人。

“我舍不得删,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但让我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很有意义。”母新明的手机软件总是提醒他内存不足,建议删除冗余信息。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母新明始终怀着一颗仁心来处理案件。贫困户罗某与卢某互为邻居。罗某家住卢某屋后,下雨时罗某坝子前堡坎垮塌的石头砸坏卢某家后墙,房檐受损,导致雨水灌入,双方因此发生争执。由于罗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留守老人,无法做决定,导致双方始终无法就赔偿修复问题达成一致,怨气越积越深。

为处理好这样的邻里纠纷,母新明与书记员在一个月内五次登门调解,邀请村社干部及双方当事人亲属以“背靠背”方式反复做双方思想工作,并以微信视频的方式让外地务工的罗某一同参与案件调解。

调解期间,面对情绪激动,拒不配合的卢某,母新明受过气,挨过骂。但他始终耐心调解,不偏不倚,最终感化了双方,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罗某负责恢复堡坎,并提供材料修复卢某受损墙面、房檐,卢某协助其一并修复受损墙面。

远亲不如近邻,为避免双方因对簿公堂而积怨,导致日后再生事端,母新明在案后与村社干部一起“三顾”罗某及卢某家,组织双方聊天谈话,互吐心声,有时还会请一些群众参与,顺便普及法律知识。诚心换诚意,经过多次互动,双方怨气消了,笑声回来了。群众对母新明也更加信任、佩服了,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咨询他的意见。

“用心做事,善良做人”是母新明的人生格言。善良源于人之初心,也源于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物资有限,买不起棉鞋,冬天就穿没有脚后跟的解放鞋上学,小脚丫冻得通红。初中时,离家太远,每次都要带上一个月的咸菜,每天中午都是稀饭配咸菜,我整整吃了三年,现在看到咸菜我胃就会反酸。”生活中经历过太多艰难困苦,工作中看到过太多不幸的母新明,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博爱”,总是想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让不幸的人感到丝丝慰藉。

几年前,经营货车的郝某晚上在加油站外排队加油时,不慎被杨某所驾驶摩托车撞伤,导致头部严重多处骨折并丧失劳动力。由于事发凌晨,且该路段处于监控盲区,肇事司机杨某拒不承认撞人,更不愿承担相关赔偿费用。高昂的医疗费很快压垮了郝某原本幸福的家庭。残疾、资金困难、家庭破裂……不幸因素的叠加让原本乐观的郝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接手该案后,为方便郝某出庭,母新明带领干警将法庭搬到了医院病房,并积极联系嘉川镇民政部门给予郝某接济。经过多次审理、调查、勘验和论证,案件最终以杨某和保险公司赔偿21万元结案。宣判后,母新明亲自将执行款送到郝某手中,并经常前往看望慰问,开导舒畅。帮人帮到底,为让郝某今后能够生活稳定,母新明与当地村委会共同努力,为郝某找到一份门卫工作,让其自食其力,重塑生活信心。如今,郝某已摆脱阴影,重新组建了家庭。

善心是流动的,可以在无声无息间滋润更多的心灵。除了公平做事、善意待人,自2008年起,母新明每年都资助困难学生,通过与辖区学校结对帮扶,带动党支部、整个法院帮助困难学生,并逐渐形成了学校筛选,支部党员筹措资金,助力学生实现大学梦的连续性资助模式。在母新明的带领下,12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其中7名学生毕业后选择以支教偏远山区的方式将爱播撒到更广袤的大地,让这份善心继续流淌。

让一个人满意不难,让一群人满意也不难,但要让嘉川镇法庭下辖的4乡4镇2个管理办的大部分群众满意,则需要无尽的付出与超乎常人的努力。从2008年刚来时的无人相识到现在无人不识,母新明用十年时间在嘉川法庭做出了一名法官应有的形象和口碑。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