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绽放的警花刘国玲

2019-06-28 15:15:34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 法制网记者   张  驰

□ 法制网通讯员 范瑞恒  

“万家团圆时,我在保平安。”这是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民警刘国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的另一口头禅是:禁毒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1993年,年仅21岁的她,如愿穿上了向往已久的警服,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这一干就是18年。在基层的18年间,她走访入户、细致耐心,在平凡岗位上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因工作需要,刘国玲从2012年开始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实话实说,当领导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开始是犹豫的,毕竟岁数也不小了,再加上这个警种风险性高。”采访中,刘国玲向《法制日报》记者坦言。

但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以及对毒品社会危害的了解,刘国玲最终胜任了缉毒警察的工作。据了解,当时南开公安分局缉毒队伍中没有女警,随着涉毒案件的增多,一些场合需要女警做配合。另一方面,刘国玲在派出所工作的时候,曾与缉毒警有过默契的合作,当时的缉毒一线负责人认为她是个“好苗子”,能培养出来。

进入缉毒队后,身材娇小的刘国玲主动提出申请,要到缉毒一线去。决心是决心,但现实给了她不小的打击,“接到线索了,如何入手,案件的特性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警力配合,对于这些,我一脸茫然。”刚进缉毒队伍的生涩经历让她记忆深刻。

拜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缉毒队,刘国玲的老师很多,有不少办案经验丰富的年轻同事都有过被她“追问”的情景。凭着这股韧劲,刘国玲边学边干,若干个案子办下来,不仅积累了几大本的办案心得,也让她成为战友的坚强支撑。

在缉毒一线工作过的刘国玲认为,涉毒分子为了逃避制裁,总会拼命反抗,寻求逃脱的伎俩,有时身上还“枪毒合流”,而缉毒民警在一线战斗,往往是背靠背工作,面对危险不仅需要胆大心细,更要战友间的默契配合与勇气担当。

一次,刘国玲与战友一行4人根据线索查处一起涉毒案件。根据提前得知的信息,涉案嫌疑人应该独自在家,“可打开门一看,五六个一米八几的壮汉在客厅里坐了一圈,正在吞云吐雾”。

面对刚刚吸食过毒品的这群人,刘国玲与战友交换一下眼神后,一个健步堵在了厨房门口。战友们也非常默契地控制住各个重要点位。为掩护战友打电话呼叫增援,刘国玲大声说道:“对,叫楼下的都上来,电梯要磁卡,记得走楼梯。”同时,她又借故与那些吸毒人员攀谈,以缓解他们的冲动情绪。不久,增援的警力到了,所有的嫌疑人都被成功控制。

后来,同事曾问她怎么想到去厨房门口时,刘国玲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怕他们拿菜刀,要是他们硬闯,我好歹能堵一阵子”,让同事感动了好长一段时间。

2015年,为了提升辖区内禁毒预防教育与吸毒人员社戒社康工作水平,南开区禁毒办需要人力支援,这次领导又想到了刘国玲。

“顾不得多想,往前冲呗。”前无经验可循,刘国玲硬是凭着那股冲劲,边学习,边实践,加班加点熟悉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由“门外汉”变成了“业务通”。

2017年,在市、区两级相关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她与同事们建设完成了集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功能的“海河阳光爱心家园”戒毒康复管理中心。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