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锦屏法院深化“四心四护”工作机制

以家事审判现代化助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2025-08-28 17:03:0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通讯员 杨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法院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紧扣“实质化解纠纷、修复家庭关系、保障弱势权益、弘扬文明家风”目标,创新推出并深入实践“四心四护”家事审判工作模式,努力以司法力量守护家庭幸福、滋养社会和谐。

初心护情:聚焦情感修复,实质化解家事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具有高度人身性和情感性。锦屏法院积极探索“1345”工作法,着力打造“锦快调”多元解纷品牌,坚持以“调解优先、重在修复”为导向,组建由退休法官、苗侗双语法官、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的专门调解团队,将情感疏导、心理干预、社会调查、判后回访等柔性司法手段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力求弥合亲情裂痕,从源头上化解矛盾。

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依法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建立与公安、妇联、村(居)委会的联防联动执行机制,筑牢反家暴安全防线。对于确已破裂的婚姻,注重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平和解纷。例如,锦屏法院审理的“赵某某诉龙某某婚约财产纠纷案”入选贵州高院2024年度典型案例,鲜明倡导“彩礼回归于礼”的文明风尚。2025年来,锦屏法院家事纠纷调撤结案151件,调撤率达61.38%,判决结案66件,上诉率为4.54%,有效守护了246个家庭的安宁。

爱心护幼: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筑牢成长司法屏障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家事审判的重中之重。锦屏法院融合杉乡锦屏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创建“锦法护航小杉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通过司法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设立涉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合议庭,对涉及抚养、探望、监护等案件实行集中审理,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二次伤害。积极探索司法主动作为,推行家庭教育示范文书,向失职父母或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185份,并联合社区、学校等进行跟踪回访,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职。强化判后回访机制,重点跟进涉未成年人案件后续状况,预防衍生伤害。2025年以来,锦屏法院办理涉未案件239件,对家事纠纷回访50余次,开展心理疏导20余次,用司法温情为283名未成年人撑起法治蓝天。

孝心护老:弘扬敬老传统,司法保障老有所养

赡养纠纷关乎老年人切身利益与社会公序良俗。锦屏法院审理涉老案件时,将调解贯穿立、审、执各环节,特别注重发挥亲情感化与家族调解的作用,力争实现“案结事了家和”。对于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当事人,坚决运用法律强制措施,并积极协调民政、基层组织等部门,构建多元保障网络,确保老年人生活无忧。在“欧某某诉吴某某赡养费纠纷案”中,通过联动公安机关查找失联被告,并协调临时救助,确保了老人基本生活,体现了司法的温度与担当。2025年以来,锦屏法院办理婚姻家庭类涉老案件11件,其中调撤结案8件,调撤率72.72%,减免诉讼费0.97万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恒心护爱:延伸审判职能,引领社会文明新风

家庭建设需要德法共治。锦屏法院主动将司法环节向前后延伸,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利用“三月三”民歌节等民族节日,开展双语普法、以案释法活动,倡导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观。选派6名员额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2场,举办模拟法庭3次,发放普法读物6000余册,在青少年心中播种法治精神和家庭美德的种子。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法治短剧,传播新时代家庭观念,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步,锦屏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标对表最高法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四心四护+”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强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家事审判的专业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家庭基石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