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履职担当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2025年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解读

2025-05-13 07:13:3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蔡长春

共赴思想教育盛宴,凝心铸魂笃行致远。

5月8日至12日,2025年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本次研讨班侧重讲履职担当。

研讨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体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向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用伟大思想指引前进方向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

研讨班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的重要指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研讨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履职担当、怎么样履职担当等重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回顾新时代的历程,面临的时代课题、时代大考,党的历史上没有遇到过,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上也没有现成答案。习近平总书记以深沉、勇毅、历史的担当,带领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

研讨班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成功彼岸劈波斩浪的历史进程中,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研讨班强调,前行路上,越是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越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政法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研讨班指出,政法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履职、全面履职、依法履职、勇于担当。

——要履职。

研讨班指出,领导干部要履职,就是要履行所在单位的法定职责。法定职责是“三定”规定明确的本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承担的任务。“三定”规定是党内法规,具有法律效力,领导干部做到依照“三定”规定履职,首先要明确本单位的法定职责,学习掌握法定职责,带头履行法定职责。

研讨班强调,法定职责是人民的愿望、党组织的要求,要有敬畏之心,要时时放心不下,要有不履职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劲头。要把“三定”规定放在案头,了然于胸,对照检查,养成依照“三定”规定履职的习惯。

——要全面履职。

研讨班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履职,而且要全面履职。全面履职,就是要全面、充分地履行本单位承担的所有法定职责,确保每一项职责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只履行一部分,也不能选择性履行。

怎样做到全面履职?研讨班指出,关键是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研讨班进一步指出,做到全面履职,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每一条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就是要细化落实本单位“三定”规定明确的法定职责,确保法定职责的每一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内设机构,都落实到具体干部;就是要全面梳理本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事项清单,压紧压实各项主体责任,确保每一项都落实到位;就是要制定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做到年初有目标、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就是要时刻检查本单位全面履职的效果,看是否存在缺项漏项、薄弱环节,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

——要依法履职。

研讨班指出,依法履职,就是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履行职责。作为政法领导干部,要把依法履职作为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

研讨班强调,依法履职,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行使职权。要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法治原则,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无论是制定具体政策,还是开展执法司法,都要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符合国家法律、符合法定职责、符合工作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研讨班强调,作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心中有法、行必依法,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把职权法定、依法办事的理念植根于头脑中,自觉用法律厘清权力边界,用法律约束权力行使,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要勇于担当。

每逢大事难事看担当。

研讨班指出,要带着对党的绝对忠诚讲担当,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讲担当,带着对政法事业的无比热爱讲担当,带着极端认真、极端负责的态度讲担当,带着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劲头讲担当。

当前的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全面履职、勇于担当。

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研讨班给出了以下答案。

中央政法委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督办落实。

人民法院要在案结事了人和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执行工作方面总结规律、提升质效。

人民检察院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机关职责,进一步加强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工作。

公安机关要在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复议、仲裁等手段作用,下大力气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

研讨班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的不懈奋斗者,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要以勇于担当的行动和成效,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提升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

不断提升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是研讨班提出的一大重点,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要求做到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

——要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履职担当的政治能力。

政法机关的“刀把子”性质决定了政法领导干部首先政治上要强。

要铸牢政治忠诚。研讨班强调,对党忠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把好政治方向。研讨班强调,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就是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这些都要不折不扣落实,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增强政治敏锐性。研讨班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稳定形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部署工作。

——要加强作风建设,展现履职担当的精气神。

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锤炼作风,更好地履职担当。

履职担当,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

研讨班指出,要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研讨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从政法工作各环节入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担当全过程各方面。要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共同推动政法事业发展进步。

政法工作每一项任务都是实打实的,只有抓实、抓具体、抓到位,才能抓出成效。

研讨班要求,坚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研讨班指出,要保持清正廉洁,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

研讨班指出,要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

研讨班强调,在做到自身正、自身硬的同时,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铁的纪律带出一支铁的队伍。

——要加强能力建设,练就履职担当的真本领。

政法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履职担当,光有信心决心是不够的,只有力气大、胆子大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能力、有本领。

研讨班指出,政法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善于通过科学立法解决新问题,善于通过严格执法解决现实问题,善于通过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善于通过全民守法夯实法治根基。

要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能力;要做行家里手,不做甩手掌柜;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研讨班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深入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此外,研讨班强调,政法领导干部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要带领广大政法干警提高履职担当的能力。

——要树立正确导向,营造有利于履职担当的良好氛围。

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

研讨班指出,工作中,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警有机会有舞台。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研讨班强调,要细化完善关于履职担当的监督问责制度,督促广大干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研讨班指出,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履职、勇于担当,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要坚定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研讨班指出,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维护国内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标准,把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决防范抵御“颜色革命”。

研讨班强调,要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一仗接着一仗打,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点领域的安全稳定工作。

——要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研讨班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以更大力度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

研讨班强调,要按照厦门会议部署,以县级为重点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结合“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开展相关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了疏导、化解措施,有效消除了突出隐患。

研讨班要求,下一步,要总结专项治理经验,持续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推动做好相关群体服务管理工作。

——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研讨班强调,要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

本报北京5月12日讯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