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远航 李宇 蒋娜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通过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全覆盖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网络、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为全州农业转移人口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提供普惠均等法律服务,撑起法治“保护伞”。
据了解,黔南州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条建设标准为指导,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建设93个“一村(社区)一法治文化阵地”,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家风家教、老年人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主题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每个集中安置点平均培育10名以上“法律明白人”,推动集中安置点公序良俗建设。目前,全州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全部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其间,黔南州建设全域覆盖、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建成93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服务点)、法律援助站(室),同时建成覆盖全州1472个村(居)的实体平台,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全覆盖配备“黔南智慧司法”自助服务终端,打造群众“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此外,黔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等地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人民调解员;建立健全诉调、警调、访调等对接机制,聚焦房屋宅基地、婚恋家庭、征地拆迁、物业管理、劳动关系等涉农业转移人口纠纷多发领域,开展涉及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和研判预警。目前,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安置点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93个,配备人民调解员186人;通过行业调解、诉调对接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35件,调解成功率达97.42%。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