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金顺 见习记者 哈建伟
今年以来,陕西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其中,陕西省铜川市、渭南市和安康市等地,从各自实际出发,加强普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方面能力建设,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铜川:量身定制涉企普法菜单
铜川市把脉企业新需求量身定制“涉企普法菜单”,广泛开展涉企营商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优化升级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常见难点热点,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把脉企业法治需求,大力宣传民法典、国家安全法、专利法等涉企法律法规。
同时,统筹“报、网、端、微、屏”等宣传载体,常态化做好媒体专题普法,推出普法微课堂70期、专题21期。突出宣传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常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涉企争议法律救济途径及办法。
为更好提供精准法律服务,铜川市组建法律服务团,梳理农民工维权案件和企业经营堵点,点对点举办法治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体检”,促进企业依法用工、依法经营。组织全市政法系统相关人员到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专题调研,紧盯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精准供给法律服务。发挥司法行政复议职能,累计依法审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8件,使企业维权步入法治快车道。
渭南:助推社会治安安全稳定
渭南市出台全市公安机关30条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坚持服务、防范、打击、治理,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韩城市公安局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了由1名民警、2名辅警及若干名企业安保人员组成的护企专业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大荔县公安局推出农产品生产、销售、运输的“八项公安服务”,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全环节、一体化服务保障。
同时,渭南市公安机关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四大行业领域整治。今年以来,共破获九类涉恶案件186起。全面清查“九小场所”、大型商超、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部位2.75万余个,发现整改问题隐患3509处,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攻坚侦破经济类违法犯罪案件45起、侵财案件1981起,积极维护良好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特别是26小时侦破特大盗窃金店案,追回价值134万元的黄金首饰;经营破获重大妨害药品管理案,查获医美针剂40余种15000支,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成功侦办的张某晶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26”地下流动赌场案和“9.30”组织领导传销案均受到上级表扬。
安康: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
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出台29条司法保障措施,集成9个服务保障机制,汇编《法律指引》,做到审判提速、执行提效、服务提质。该院畅通立审执“绿色通道”,受理民商事案件12007件、审结11083件、结案率92.3%,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93.49%;全域推广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推动一般民商事案件就地就近从快解决,上半年民商事案件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92.4%、调撤率67.06%,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2.6天。
此外,安康中院还深入开展“涉民营企业集中执行”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企案件1889件、执行标的4.62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803件,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全市每万人起诉案件数同比下降2.41件;扎实开展非法集资案件办理集中攻坚行动,依法审结非法集资案件15件。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