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让“尺度”更有“温度”

山东青岛市场监管局发布《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

2023-09-26 14:38:1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张晓乐 

在市场监管领域,一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大多因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不熟悉,合规意识较弱,导致无心之失,一旦被处罚会造成信用受损,对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出台《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为企业提供“菜单式、精细化”行政合规事项指导服务,清晰亮明行政违法“标尺”,进一步推动执法监督“端口前移”,实现由“惩罚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彰显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口服务” 让《清单》能“好用管事儿”

“这份《清单》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实用,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行政违法风险点差异较大,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应企所需’‘对口服务’,全面分析研判近几年市场监管领域日常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大量相关数据,科学筛选确定不同行业领域易发、频发的违法行为,突出问题导向。”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原龙介绍说,市场监管部门针对不同业态市场主体常见违法行为表现、法律依据及责任、风险等级、合规建议等展开精准提炼总结,分类编制合规指导事项,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频率划分了“风险等级”,便于企业靶向确定预防措施和内控机制。

据介绍,目前《清单》合规指导事项共有两大类76项。一类是适用各类市场主体的事项,涉及信用、价格、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广告、计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共18项;另一类是适用12种不同业态市场主体的事项,涉及网络交易、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测和外商投资等领域共58项。《清单》还结合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频率,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按照发生频率“较高”“一般”和“较少”三个层次,对应确定风险等级为“三星”“二星”和“一星”,使《清单》一目了然,更具指向性、更便捷高效。

“靠前一步” 量身为企业搭建“防火墙”

处罚一个企业很简单,激活一个企业才是目的。制定出台《清单》的核心意义在于实现服务前置,“不治已病治未病”。

市场监管部门从监管的角度,深入推进落实服务型执法,坚持预警在前、指导在先,突出事前“把脉问诊”,充分利用好日常监管、实地指导、事后回访等契机,主动强化政策解读,引导企业利用好这份《清单》,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判断哪些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主要风险点,让企业从“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违法违规”到“懂得判断并知道如何改进和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方便企业“对号入座”查找问题,让其对后续经营明确红线和底线,靶向搭建避免违法违规的有效“防火墙”,实现“健康成长”;从企业的角度,通过查阅、学习《清单》,有了更直观的比较性参照,能够快速查找自身问题,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从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合规审查、风险应对等角度有针对性加强和改进管理,在细节上对经营行为、日常运营生产活动等方面进行自查自改,达到自我监督和自我优化,防微杜渐,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双重提升”。

以点促面 让“小《清单》”发挥大作用

记者注意到,《清单》充分体现了由“点对点”的处罚转变为“点促面”的监管思路。执法人员可以依托《清单》,聚焦服务和监管效能,以点促面,指导企业既对单次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同时也延伸到对其他违法行为的认知和预防,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摁下葫芦浮起瓢”式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

《清单》的出台,还大大提高了行政监管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克服了强制性方法的单一性和机械性,彰显服务型执法的柔性和人性化,惠及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实现让服务跑在监管前边,让监管跑在风险前边。


编辑:赵子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