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要闻>>
扎根边境口岸的“一棵树”
​记内蒙古巴彦淖尔公安交管支队甘其毛都口岸大队副大队长斯日古楞
发布时间:2022-05-26 08:26 星期四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警徽闪耀·礼赞公安英模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董凡超

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区一路驱车北上,穿越绵延起伏的阴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行驶近200公里后,便可抵达中蒙边境甘其毛都口岸。

每天早上8点,甘其毛都口岸准时开关。一辆辆满载煤炭的货车经过消毒、检验后,有条不紊地依次通关。执勤时,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甘其毛都口岸大队副大队长斯日古楞不时和车里的司机挥手打招呼,司机们也挥手回应。

从警21年,斯日古楞在这里坚守了11年,口岸每一条道路上、每一个蒙古包里,都留下他辛勤的足迹。甘其毛都,蒙古语意为一棵树,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小尘满天,风狂石头滚。“我也是一棵树,已经在这里扎根,所以我是甘其毛都人。”斯日古楞说。

中蒙司机的知心人

甘其毛都口岸是目前国内对外开放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据统计,每天近两千辆货运车通过,主要运输煤炭、铜精粉等矿产品,货车驾驶员90%以上是蒙古国司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法律法规上的差异,如不进行有序管理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或打架斗殴现象,甚至引发民族矛盾、国际纠纷。

如何管理服务好中蒙两国的司机,斯日古楞的诀窍是交流沟通。凭借语言优势,“赛白奴”(蒙古语“你好”)成了他的口头禅,逢车必招手,见人必打招呼成了他的常规动作。

“大嗓门”是口岸上中蒙两国司乘人员对斯日古楞的最深印象。对乱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斯日古楞都要进行喊话劝导。就这样,每天喊话多达上千次。

由于长年累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煤灰、粉尘严重侵蚀着斯日古楞的呼吸系统,2010年做了鼻、喉、肺联合手术后,斯日古楞丧失了嗅觉。

在口岸工作10余年,斯日古楞和很多外籍司机成了朋友。蒙古国司机巴亚尔赛恒就是其中之一。谈到斯日古楞,巴亚尔赛恒竖起大拇指连说“赛因察戈答”(蒙古语“好警察”)。

他们相识相交缘于一次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巴亚尔赛恒由于开车插队,造成车辆拥堵,其他民警到现场执法,因语言不通造成误会,巴亚尔赛恒情绪激动,其他蒙古国司乘人员跟着起哄,场面几近失控。

斯日古楞到达现场后,首先用蒙语安抚巴亚尔赛恒情绪,要求其他司乘人员回到各自车辆,然后对巴亚尔赛恒讲明口岸通行原则及中方法规,最终巴亚尔赛恒诚心认错,再后来接触多了,两人成了朋友。现在,巴亚尔赛恒已经成为特邀交通安全劝导员,协助口岸交警管理交通秩序。

很多中国司机也把斯日古楞当作知心人,遇见与蒙籍司机沟通不畅时,就主动找斯日古楞当翻译,斯日古楞也总是热心帮忙,在中蒙司乘人员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我是牧民的儿子”这句话经常挂在斯日古楞的嘴边,《我的根在草原》这首歌是斯日古楞最爱哼唱的草原歌曲。

除了做好口岸交管工作外,斯日古楞还有一项工作是交通安全宣传。甘其毛都镇辖区面积4317平方公里,共有5个嘎查、农牧户837户,农牧人口1486人,牧民居住分散,近的几十里,远的上百里。为了让牧民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和出行安全常识,他几乎跑遍了每一个牧民家庭,同他们用蒙语唠家常、话安全,并留下宣传资料和手机号码,反复叮嘱牧民有事就打电话。

结合当地扶贫工作,斯日古楞主动参与5户贫困户帮扶工作,组织开展“结对认亲”活动,通过安排务工、协助开设牧家游等形式,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

从甘其毛都到海流图的136公里路段,是S212省道运煤专线的主动脉,遇到雨雪天气路面结冰,常有车辆侧滑翻车,造成事故。斯日古楞主动与各车队联系,建立警企联络微信群。每逢天气不好,他就早早起床,驾车沿途排查,及时把路况信息发布到微信群里。

口岸一大型煤运企业负责人刘建军说:“以前遇到这样的天气,我们就到处打听消息,出不出车、装不装煤都拿不定主意。现在有了警企联络微信群,让我们能及时调整运输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年轻同事的领路人

在口岸上执勤,一身衣服只能穿一天,早上穿上晚上洗,由于煤尘中含有大量焦油,用普通洗衣液怎么也洗不干净,特别是交警的白色警帽,两天不洗就会变成黑帽子。斯日古楞通过实验发现洗涤灵加白醋最为管用,就把这一“绝招”教给年轻同事。

“作为警察,什么时候都要穿戴整齐、干净利落,因为在这里我们代表中国。”斯日古楞坚定地说。

为了更好地提高年轻民警辅警的业务能力,在斯日古楞带领下,大队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除了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积极组织学习交管业务,特别是涉外交管业务,将了解中蒙两国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点,还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公安执法蒙语300句列为学习教材,要求民警做到应知应会。通过长期抓学习,目前,蒙古族民警辅警实现蒙汉兼通,汉族民警辅警用蒙古语交流无障碍。

协警李亚楠现在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他说:“斯队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他不但教会我们如何工作,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天天看着他们成长进步,我特别高兴,口岸需要我们坚守,更需要下一代,一定要薪火相传!”斯日古楞说。

责任编辑: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