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要闻>>
青春智慧磨砺警徽光芒
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综合中队中队长张旗
发布时间:2022-05-07 08:51 星期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奋斗者·正青春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张雪泓

“科技警察”。

这个名词令人颇感陌生,甚至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但他们就在群众身边,一直在用一双科技之眼守护着平安。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综合中队中队长张旗就是其中一员,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与犯罪分子较量、与破案时间赛跑,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找线索。

少年时期,每个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张旗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英勇的人民警察。2003年,张旗以超出重点线110分的成绩毅然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选择了他最爱的警服和最感兴趣的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

毕业后,张旗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科技信息处。最初,听到科技信息4个字,他觉得自己苦学4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斗志昂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然而上班第一天张旗就“傻眼了”。这名在领导看来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被安排负责全然陌生的网络基础通信工作。面对一行行复杂的网络交换命令和网络结构,张旗从做网线开始学习,3个月便熟悉了网络知识。

凭着这份执着,张旗从穿着警服的“理工男”成长为警务科技战警,也见证着警务科技由弱到强、由支撑到引领的发展历程,首都副中心智慧警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4年,通州分局决定启动社区警务工作站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张旗带领队员每天驱车数百公里,穿梭于大街小巷、村庄社区,快速了解社区警务站的日常工作并总结出了科技信息化需求。有的队员对此不理解,张旗耐心解释道:“现在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对民警的实际工作有更加细致的了解,才能让我们的信息化真正发挥作用,服务好百姓。”

在张旗的号召下,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将一代代公安民警用热血总结的宝贵经验,固化成一个个数据模型,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了分局152个社区警务站的科技信息化建设任务,为通州分局警务科技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全新手段。

2015年,中央决定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给通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市公安局决定全面启动副中心警务科技规划工作,全力配合副中心整体建设。上级领导几经研究决定,由张旗牵头开展此项工作。

为了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张旗吃住在单位,每天没日没夜干。最终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涵盖规划、建设、子系统管理等全方面的编制工作,为副中心30余项科技信息化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在公安深化改革进程当中,通州分局创新组建了警务智能化应用队伍。

从警务科技的建设者到科技警察全面参与实战的新阶段,张旗和队员们运用科学技术,在同类案件中总结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侦破技巧,打造了涵盖42类实战战法的矩阵体系,为各类案件的侦破提炼出“公式”。

“我们曾仅仅利用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就将在逃21年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在清理疑难积案的过程当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历史资料,翻出一张犯罪嫌疑人陶某21年前较为清晰的黑白照片。随后我们通过技术手段细致核查,最终从100张相近的照片中确定张某极有可能是已经洗白身份的陶某。我们立即与属地派出所联系,对张某的身份信息进行详细核对,最终印证了之前的推测,陶某很快被抓获。”张旗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参加工作以来的13个春节假期里,张旗从来没在家里度过一个除夕。

2019年下半年,张旗的父亲因病去世。在父亲病重的一年里,张旗由于工作忙,看护陪伴的时间不多,内心对家庭一直充满深深的愧疚。2020年春节,张旗本想特殊一回,请个假,陪母亲好好过个年。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旗又把请假条收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在岗位上,张旗和队员们与时间赛跑,抢占每一个时间节点,短短几天就建成了20多个疫情防控数据模型,并马上应用到一线,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

今年,张旗被推选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还参加了冬奥会开幕式传递国旗的环节。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张旗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生逢盛世,责任在肩。从警以来,张旗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未来,张旗将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忠诚与担当。

责任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