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要闻>>
“群众满意是我追求的目标”
记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张彪
发布时间:2021-12-23 08:11 星期四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平凡的荣耀·政法英雄谱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婕

今年12月4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2021年度法治人物”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正式揭晓,张彪获此殊荣。

张彪,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在司法行政系统奋斗37年间,累计办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案件3800余件;协助办理重大信访疑难案件300余件,为党委政府和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

心念群众 急当事人所急

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的37年,张彪养成一个习惯,手机几乎保持365天、24小时开机状态,即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回到家,只要接到群众求助电话,他都会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在他的心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想群众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已经成为他的行动自觉。

2008年春节刚过,在老河土乡某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在邻村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行驶到一座小桥时,将一位酒后在路上行走的老人撞成重伤。老人被送往医院抢救,6天就花了4万多元,伤者家属实在拿不出钱,可求遍所有亲朋好友都没能借到钱,情急之下,找到县法律援助中心。面对痛哭不已的伤者家属,张彪想,如果起诉,最快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执行等程序,钱就是要回来,老人也不一定能用得上。

当天,天降大雪、地冻天寒。张彪顾不上这些,立即赶到市中心医院了解情况,老人一直昏迷,情况危急,必须马上筹到钱。张彪对伤者家属说,走诉讼程序是来不及了,我来调解吧。

次日,张彪与同事拉着伤者家属赶到老河土乡,在乡司法所的配合下找到肇事司机。司机生气地说,车祸是因为老人喝多了才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伤者家属扣了他的车,破坏了现场,致使交警部门无法认定责任,一口回绝道:“让他们到法院告吧,我不同意调解”。

老人急等用钱,这事不能闹僵。张彪拉着司机坐下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近两个小时,司机终于同意调解。

可刚刚开始调解又陷入僵局,伤者家属开口要18万元,司机说不能超过10万元。张彪反复几次找双方分别谈话,最终双方达成赔偿14万元的协议。这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司机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张彪建议让司机发动亲属筹借,两个小时后,司机拿来9万元。张彪又让伤者家属把三轮车还给司机,让司机在1个月内将车卖掉,补齐钱款。对此,双方非常满意。伤者家属拿到钱后送到医院,老人得到及时治疗,保住了生命。

和风细雨 化解信访案件

“山林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时候差半根垄都能打出人命来。”张彪说,农村的土地纠纷林林总总原因比较复杂,为了土地问题信访告状的事经常发生。对待信访案件,必须苦口婆心地开导、将心比心地安慰,绝不能硬来。

2016年,佛寺镇某村的200多亩林地发包给外村人,引起本村村民不满,3年来村民信访不断。这期间承包人连续3年植树,均被村民拔掉,不仅给承包人造成经济损失,村民一直信访也给镇村两级政府管理带来困扰。

承包人无法经营起诉到法院,法院调查了解到,承包合同手续齐全、合法有效,最终判决承包人胜诉。100多名村民准备去省里信访。

接到省信访局的电话后,张彪立即与县信访局及佛寺镇领导火速赶往沈阳,被劝回的村民到县信访局“安营扎寨”提出,“如果不给解决,我们就住在信访局”。张彪与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时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指定由张彪负责。

第二天,张彪与工作组来到村里,认真了解情况后,决定先作承包人的思想工作。张彪带领工作人员来到承包人家中协商解决办法。经过十几次交流和利弊平衡,承包人决定退出承包,但提出退还承包费和3年的树苗损失。村委会已用承包费给村里修路,无法退还。无奈,张彪又与工作人员找到村民代表协商。刚开始,村民坚决不同意。张彪严肃地说:“承包人是合理合法承包的林地,如果不退还人家的承包费和损失费,一不公平、二不合法,如果人家不同意退出,你们再去拔树苗就是违法的。”

经过十几次耐心说服,最终,村民被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所感动。同意退还承包人的承包费和损失费。一起长达3年之久的林地发包信访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37年来,张彪协助政府处理各类重大疑难信访案件300余件,重大人员伤亡善后处理相关案件82件涉案114人,接待当事人3万余人次,有效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

勤于探索 提升服务水准

张彪是个爱动脑的人,他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调解工作“十步法”在当地广泛运用推广。靠着这套“调解真经”和“调解法宝”,全县的调解人员平息了一个个“刀兵相见”的场面,让一个个冤家对头握手言和,在情、理、法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为老百姓解决那些紧要事、烦心事、难缠事,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在37年调解工作实践中,张彪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首先要听,要耐心地倾听群众的诉求,你不让他说不行,他憋在肚子里总有一天要爆发。然后是思考怎样平复当事人的情绪,等对方心态平和了,有些话才好交流,有些事才好商量。”

地处于寺镇的牤牛河由于多年雨水冲刷留下一个大坑,一名12岁的小男孩偷洗野澡淹死在坑里,孩子的父母及亲属多次到相关部门吵闹,讨要大额赔偿。县里委托张彪帮助调解此事。张彪积极做孩子父母的思想工作,他说:“孩子没了是件不幸的事,我们都很揪心,但你们的要求有些过分,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是有责任的,不能单方面埋怨管理部门没管护好河道。”话还没说完,孩子的父母就急眼了,破口大骂一个多小时。张彪一句话也没接茬,任凭对方撒气。等他们撒完了气,张彪说:“咱们先找个宾馆住下,大老远的来回跑啥,晚上慢慢谈。”谈了一晚上,孩子的父母明白了许多道理,第二天便达成协议,同意领取适当的补偿金。

37年间,为帮群众排忧解难,张彪挨过骂,甚至还挨过打,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说“因为我干的就是这份工作”。

“让群众满意就是我追求的目标,只要群众满意了,我这一生活得就有价值。”张彪说。

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37年,张彪先后3次被司法部评为“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被辽宁省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办案服务质量标兵”和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0年11月,被中宣部、中组部授予“最美公务员”称号。2021年11月,被评为“2021年度法治人物”,同月,司法部授予张彪“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成为其工作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