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要闻>>
党是幸福路上最亮“灯塔” 人民是发展创新最硬“靠山”
山东努力让群众找到“被需要”的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1-06-29 04:45 星期二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东良

□ 见习记者 李娜

□ 通讯员 张照利

峥嵘岁月逐梦前行,历史长河浩瀚如烟,有些“声音”穿越时空响彻永恒——

“吱吱嘎嘎”的小推车声,从革命战争年代奋勇支前的沂蒙老区人民脚步中来。“哗哗啦啦”的船桨声,从胶东人民送八路军渡海挺进东北的行动中来。

这些“声音”,是历史,是见证,是山东的“根”和“魂”!

不管时代浪潮如何翻涌,党永远是幸福路上最亮“灯塔”,人民始终是发展创新最硬“靠山”。这份“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真情,在如今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的共治共建共享中被深深根植,孕育出磅礴的振兴力量。山东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用“法治”护航小康生活,奏响了“平安音符”“和谐乐章”。

图为群众在滨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法律咨询。 郝俊平 摄

初心不变铿锵前行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安底色法治保障

24年前的一次全国性会议,彰显着山东在平安建设中的积极作为。1997年9月,全国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交流会在山东召开,推广威海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的经验做法。时空变迁,山东在平安建设中的主动作为从未改变。2020年7月,为适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新任务、新要求,山东成立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建立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

科学决策,合理布局,砥砺前行。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山东聚起了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整体合力。

山东滨州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体系”,推出“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建立起证明事项“清单动态管理、线下告知承诺、线上信息共享”三位一体新机制。泰安市推进公安政务服务,线下抓好“一站办、一窗办、一次办”,线上抓好“网上办、一网办、一键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东营市以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为基础,研发建设了纵向覆盖市、县、乡、社区四级,横向联通有关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调处信息系统,打通了“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社会治理双通道。菏泽市坚持党建领航,发挥心理疏导、人民调解优势,引导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维护权益,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让矛盾纠纷见早防小、调处化解落实落细,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东还坚持以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实践,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拓展、精品创作、活动惠民、品牌创建、媒体传播和理论创新“六大工程”,打造“法治文化齐鲁品牌”。潍坊市将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寿光“菜娃”动漫、临朐戏剧等特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济宁市积极培育具有孔孟之乡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亮点,创建“和为贵调解室”等法治文化品牌……

为了给平安山东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山东成立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省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35个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有效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联防,相互支持、共创平安的良好格局。山东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平安山东建设38项措施,并明确责任、逐项落实,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持续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法治山东建设中,山东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2014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法治山东建设纲要》,画出了法治山东建设“路线图”。2020年,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13项措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平安底色、法治保障。山东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的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1%,比2017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应时而变时时创新

擦亮平安山东、法治山东“金招牌”

2019年以前,德州市8个环京公安检查站勤务期间日均车流量5000辆,每辆车平均检查时间10分钟。2019年以来,日均车流量逐渐增至1万辆,每辆车平均检查时间缩短至两分钟。任务量翻了番,通行时间却下降了。山东通过智慧公安检查站建设实现了群众不下车、不掏证、不接触就完成安检,在精准查控中筑牢安全防线。

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中,山东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省委政法委联合省公安厅、省大数据局共同攻坚,实现了重点公共区域视频全覆盖,并建成省委政法委可视化指挥协调系统。全省16市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政府新建、改建小区重点规划,建成智慧安防小区7235个。各地因地制宜,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智能化水平。济南市以“智”取胜、“云”端战“疫”,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获知人口流动去向、分析人口空间变化、掌握抗疫风险点,打好疫情防控科技战。威海全市7处检查站创新运用自主研发的来威人员登记系统和人车核录系统,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保障。

科技赋能时时创新,忠诚守护日夜不变。山东深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强力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深入推进小案侦防工作,组织多发性侵财案件破案大会战,坚决遏制案件高发势头。2020年,山东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9.5%、8.4%,刑事案件立案、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7%、8.61%。全省现发的453起命案实现100%全破,侦破命案积案248起。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74%、12.27%。

幸福生活是不变追求

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1983年至今,威海市东北村社区在四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接力”努力下,打开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从与辖区单位“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连抓、文化活动连搞、经济工作互促”到与各单位签订《社区共建协议》,到形成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五社联动”模式,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市域社会治理中,山东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让群众找到“被需要”的幸福感,获得基层社会治理收获感。

山东把网格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事件处理、流转交办、考核评价等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再造,提升工作效能。目前,全省共划分网格16.8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9.1万人。2020年,全省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解决问题、办理事项1800余万件,群众在网格办理的事项达87%,在镇街办理的占12%,在县级和县以上办理的事项仅占1%。

怎样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社会治理最大合力?烟台市狮子山片区将原来孤立的8个乡村整合起来,联合成立狮子山片区党总支,并将辖区100余个社会组织、20家企事业单位以党建联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合力为群众办实事。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是市域社会治理重要目标。山东省委政法委联合省高院等17个单位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引导各地积极构建解决群众诉求新机制,提早化解矛盾纠纷。临沂市兰山区依托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构建了“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的社会治理服务模式,对群众各类诉求实行统一受理、登记、流转、处置和分析研判,让每一件矛盾纠纷都得到解决。威海市环山司法所将纠纷当事人转化为志愿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参与调解,共化解纠纷400余起,成功率达到98%。

为民爱民贯穿始终

形成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

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张保国,1999年入警后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排爆。22年中,每一次排爆,都是一次生死抉择。为了群众的安全,他敢于接受“死神”挑战,先后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30多次,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4000余发(枚),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任务1500余次,用不变的忠诚诠释着爱民情怀。

张保国是新时代山东政法队伍的优秀代表。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山东政法机关紧扣“忠诚”主题,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筑牢了忠诚根基。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整顿全过程各方面,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宣传、网信、市场监管、税务等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教育整顿办公室主任林峰海表示。山东省委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施方案》,对31项重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为教育整顿提供制度保证。山东还组建了16个省级指导组,选派16名正厅级领导干部任组长、32名副厅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按照“一个地市派驻一个组”的模式进驻16市开展督导工作。目前,16个指导组已发出《指导建议》174期次、《线索督办单》395期次。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教育整顿成果,我们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将亲民爱民的情怀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自觉行动。”山东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成良介绍,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委政法委、省政法各单位研究出台了“政法为民36件实事”,逐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推进时间,压实各部门职责,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倒逼抓好落实。

在全省统一部署要求下,各地因地制宜,将“政法为民36件实事”落细落实。日照市政法系统梳理首批20项为民办实事清单,并向全社会作出公开承诺。青岛市、枣庄市在全市政法机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在服务群众中赢得民心民意。

记者手记

党民一心彰显“齐鲁力量”

回首建党百年,时光长河里,齐鲁大地有静水流深,也有惊涛骇浪。无论浪高风急,还是险滩暗礁,党民一心都是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力量。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到同舟共济的红色胶东,从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动能转换到开启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不变的是党民一心的无坚不摧,改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民心向党,党才有力量。党旗在全省16.8万个网格高高飘扬,社区民警、网格员带领保安、志愿者等共同织密“平安网”,有问题协商解决、有矛盾合力化解,平安能量正在加倍聚集。

一心为民,才能共创辉煌。山东政法队伍正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不断筑牢忠诚底色,全力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用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我们相信红色精神的力量,相信平安的力量、法治的力量,期待山东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巨大动力,奋勇前行、再创辉煌!

■ 寄语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

山东政法机关坚持政治建设“一个统领”,抓好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两件大事”,实现扫黑除恶常态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政法领域改革“五个突破”,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为山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政法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范华平:

山东省公安厅成立于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公安机关。我们以山东省公安厅成立80周年为契机,传承奋斗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积极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努力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

人民立场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山东法院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努力向人民群众输送更多公平正义产品,让群众感受到司法力量、司法温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牵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基层检察院建设,全力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推动新时代山东检察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山东省司法厅厅长王玉君:

山东司法行政队伍以“严”的基调、“铁”的决心正风肃纪,扎实推进教育整顿落地见效,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保障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在坚持法治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践初心、担使命,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变化

青岛西海岸新区:精准治理培育投资热土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总人口221万。如何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考验着新区的智慧。新区专门成立了社会治理中心,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督办跟踪问责,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大力加强平安建设,2020年全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3%,群众治安满意度达95%。

平安舒心的营商环境,让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了投资兴业热土。2020年,新区新增市场主体9.3万户,增长32.4%,总量达36.6万户,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山东省级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临沂曹家王庄社区:从负债穷村到经济强村的蝶变

23年前,临沂市兰山区曹家王庄社区是一个负债380万元的穷村。23年后,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重地,年经济收入近5亿元。

蝶变从哪里来?曹继廉、曹祥思两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完成了旧村改造,建立工业园区,建设商贸物流市场,打造出“互联网+传统市场”的新型经营模式。2014年3月,与社区同步崛起的山东兰华集团由集体经济成功改制为股份制,村民不掏腰包就成了股民,享受到了改革红利。2020年集团固定资产达到4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近亿元。

济宁:把“和为贵”的种子撒进每一个网格

“遵国法,守村规;公共财,不可毁;邻里间,和为贵;乱堆占,不可为……”在“孔孟之乡”济宁市,各个村庄都制定了体现“和为贵”思想的村规民约,有的村庄还将其创作为村歌,推动形成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近年来,济宁市将“和为贵”市域社会治理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全市乡镇、村(社区)“和为贵”调解室共有6750个,实现村居全覆盖。“和为贵”调解室统一悬挂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标识牌,选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村居民担任调解员,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

责任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