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董凡超
2018年,各级检察机关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共批准逮捕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05万余人,起诉近170万人,其中起诉严重暴力犯罪59717人、多发性侵财犯罪361478人。这组数据是记者从1月17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获悉的。
会议透露,过去的一年,检察机关主动服从服务顺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行检察职能,提供了诸多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
2018年,针对检察机关对三大攻坚战承担的法定职责,最高检邀请生态环境部、国务院扶贫办、银保监会负责同志为最高检全体干部作专题辅导;分领域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相关部委意见建议,研究制定8条意见,依法惩治相关犯罪、注重追赃挽损、促进社会治理,提供更优司法保障。
全国检察机关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32078人。开展专项活动,主动将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深入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专门对检察机关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起诉污染环境犯罪6000余人。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提出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十项检察举措”,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解决“一条长江、不同保护”问题。黄河沿线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
发挥职能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开展,是2018年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的重要体现。
这一年里,检察机关以专项监督活动为抓手,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8万余件,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2万余人,同比上升5.5%。
最高检挂牌督办了一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并对其中危害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重大案件进行现场督导,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会同全国“双打”办密切协作,大力推动完善并运用“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推动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信息共享平台广泛建立。继续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在工作中深入贯彻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食安委办公室于2015年12月联合发布的《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让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结合办案,多个省级检察院联合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一批两法衔接实施细则,细化工作规程、信息共享、平台维护、办案合作等,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通过开展“两法衔接”工作,防止和纠正有关部门以罚代刑、放纵犯罪等打击不力的现象,增强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据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主动与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犯罪案件查处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专项行动,形成打击合力。
2018年5月,最高检与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药品“净网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通过网络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和非法经营药品案件。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犯罪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通过履行职责严厉惩治食品药品犯罪行为,对符合批捕起诉条件的要快捕快诉,对公安机关没有立案的及时监督立案,对法院量刑畸轻的及时提出抗诉,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政违法行为或者民事侵权行为及时提起公益诉讼,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媒体聚焦、领导批示的重大敏感案件一律依法从严惩处,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有针对性地制发检察建议,取缔违法生产经营单位,警示教育从业人员,倒逼相关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刑事问题解决了,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仍得不到保障。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逐步实现对未成年人全面综合的司法保护,2018年,最高检在北京、辽宁等13个省份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探索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试点期间,各试点地方积极办理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刑事执行检察案件,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浙江缙云县人民检察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食品安全案、福建福清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无证幼儿园案等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山东、浙江等地未检部门派驻了未管所,开展未成年人监管活动、刑罚执行监督,推动了相关机制建设。
未成年人被犯罪侵害后,身心会受到极大影响。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在准确有力惩治犯罪的同时,要重点关护未成年被害人,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犯罪带来的不良影响,回归社会,恢复正常。
近年来,检察机关一方面针对办案中存在的反复询问、不当询问被害人,容易给被害人造成再次伤害的问题,推行“一站式询问”制度,要求在询问未成年被害人时做好预案,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确保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只询问一次。要求询问在环境轻松、温馨,具有心理干预等功能的专门办案区,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以缓解未成年被害人的紧张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已经建立“一站式询问”办案区323个。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坚持在办案中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同步救助。2018年初,最高检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法律、经济、心理、教育等多种方式救助未成年被害人。2016年到2018年9月,各地检察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和组织,引入专业力量,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2.6万人次,心理疏导1.4万人次,司法救助5022人次,身体康复4702人次,尽量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渡过难关。
在进行办案专业化探索的同时,检察机关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积极参与以案释法、校园普法,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自护意识。
在为期三年的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中,检察官把校园欺凌、性侵、网络安全等典型案例制作成课件,开展生动的法治教育、自护教育,受到广大师生、家长欢迎。截至2018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组织法治巡讲7万场,覆盖7.7万所中小学校和9302所幼儿园,覆盖师生、家长1.6亿余人。
·王石川:冲突频发,该怎么守卫“方向盘”? |
·副市长肩挑近50个职务,这是怎么出现的? |
·新生儿落户跑5趟,还有多少办证难折腾人? |
·婚否?婚否?春节焦虑症你还扛得住吗? |
·“漳州110”:守正创新 始终做人民保护神 |
·依法追责,过期疫苗不能坐等家长来发现 |
·地铁建设“大时代”,安全底线不可松! |
·举报者被开除,对“违法善行”不能只罚不奖 |
·走斑马线看手机被开罚单?低头族们注意啦 ... |
·已曝光!这些程序可能正偷走你的手机话费 ... |
·孩子高烧,妈妈向单位请假被拒!你怎么看 ... |
·每周2.5天小长假真要来了?这里已出台 ... |
·该!涉黄、游戏泛滥……“坑娃”App被 ... |
·拘留!这几个网络主播身穿日本军服,招摇 ... |
·请转给爸妈!买保健品之前先看看这篇文章 ... |
·殴打领导的“火书记”,800字通报措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