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张睿 王茹
七月盛夏,金蝉声鸣。在苏鲁豫皖交界的江苏省沛县,金蝉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佳肴、常用中药材,更成为鹿楼镇“致富密码”。然而,本该是“掘金”的季节,鹿楼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贾保磊却遇到了难题。
“检察官,我的金蝉养殖搞得红红火火,远近出名,还参与了国家标准制定、出版了专业书籍,可申请‘金蝉哥’‘金蝉妹’商标时,因与他人商标近似被驳回了,这可咋办?”面对前来走访调研的沛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茹,贾保磊满脸愁容。
同样有困惑的还有徐州万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建军。作为沛县陈油坊禾顺采摘园负责人,他培育的陈油坊葡萄因种类多、品质优良远近出名,却始终未能像河口牛蒡、新沂水蜜桃那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已经注册了,可怎么才能进一步打响名气,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呢?”聂建军向检察官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些困惑,是沛县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的检察官们在近期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时,集中梳理出的企业在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共性难题。
企业有法治需求,检察机关就要普法回应。为更好开展精准服务,沛县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让企业直接下“订单”的方式,开展一场“接单式”法律服务。
“商标因为近似被驳回,该怎么进行复审?”“怎样才能申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接到企业“需求订单”后,沛县人民检察院上报徐州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联合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邀请江苏省宁海商标事务所副所长陈燕前来沛县,为企业家们就商标等问题进行专题授课。
7月11日,沛县张寨镇李庙村会议室里座无虚席,3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带着“问题”来听“答案”。他们当中既有来自恒辉编织的“小巨人”企业、云编智能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沛县矿大科技园的科创企业,也来自开展葡萄种植、金蝉养殖、米业加工的农业公司和合作社。
“这下心里有底了!原来商标近似被驳回还能申请复审,我这就回去准备材料。”听完讲解的贾保磊豁然开朗,当即拨通员工电话安排后续工作,困扰多日的难题终于有了清晰的解决路径。
这场“按需定制”的法律服务,不仅为企业解开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心结”,更让沛县各类市场主体感受到了司法护航创新发展的温度与力度。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