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辽宁公安公布“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措施成效

2024-05-18 17:24:2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记者近日从辽宁省公安厅获悉,辽宁公安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起以线上线下办理为两翼,以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为支撑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指尖上的“辽宁公安”

新生儿落户、无犯罪记录证明出具、补换领居民身份证,动动手指就能办理公安业务。辽宁公安立足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开发建设“辽宁公安”APP,为企业群众提供了便利办事新渠道,成为公安政务服务的新窗口。“辽宁公安”APP上线覆盖全部群众关注的高频服务事项,目前已全部实现随时随地自主申请、民警线上审批、服务过程全程跟踪的服务模式。

目前,“辽宁公安”APP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已上线可网办的全部130 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用户数达4600万人,2023年以来为企业群众提供查询、咨询、预约、申办等729.32万件次,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以“无犯罪记录证明”电子版为例,自2023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为群众出具证明45.85万份,为企业群众节约时间成本22.9万小时。

便民惠警的“网办中心”

为提升后台审批速度和质量,辽宁公安在全省共建成市、县 (区)两级公安“网办中心”124个,集中了审批人员、审批权限、网络资源,专司网办业务,将原来分散的网上审批的“小卖部”,整合成业务全面、专人负责、统一高效的网上服务的“大超市”,“网办中心”成立后,公安窗口减少了警力配置,全省“网办中心”459人承担了窗口11259人的网上审批任务。

网办中心实行“日响应、周评价、按时清”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并持续强化“网办中心”民警和窗口服务民警的轮岗轮训,着力提升民警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真正做到延时错时审批、及时高效办理,大幅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果。

高效便捷的“一窗通办”

据介绍,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是全省公安机关推出的一项便企利民的普惠性公共服务举措,是对公安机关行政审批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一窗通办”将户籍、身份证、居住证、交警车驾管、养犬证、无犯罪记录证明、外国人住宿登记等68项业务归集到窗口直接办理,另有47项业务纳入综合窗口指导群众网上办理。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实行“综合服务窗口”模式,改变了以往群众到公安机关办理不同业务,需要找多个警种、跑多个地方的情况,帮助群众节约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1665个窗口单位完成“一窗通办”建设,打造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全科民辅警2654人,派出所通办业务增至115项、区县大厅增至126项、市级大厅增至132项,在派出所办理车驾管等新增高频业务18万件,实现了“好办、易办、快办、近办”的工作目标。

“会客厅”式的公安政务服务

在“一窗通办”建设中,全省各单位积极探索创新窗口服务模式。沈阳市公安局在厅行政审批处指导下,以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北市场派出所为试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精心打造综合窗口2.0版本,以“会客厅式”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沉浸式服务体验。会客厅具有靠前一步“零距离”、贴心服务“零缺位”、耐心办事“零推诿”、优质办理“零投诉”等4大特点,将原有窗口柜台和玻璃隔断拆除,用圆桌、沙发替换,用亲人朋友式的沟通取代传统柜台分隔式的接待。

会客厅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电子样表、智能服务机器人、办事查询平板电脑等服务设备,在待办等候区域设有茶吧、图书、手机充电等休息便民设施。办事群众还可以通过投影、电视和触摸屏感受公安文化、了解反诈常识。通过精心打造“会客厅式”政务服务模式,以温馨会客办理替代传统排队等候,积极营造“暖心、顺心、放心”的办事体验,真正做到了措施惠民、服务亲民、经办暖民。

2023年6月建成以来,会客厅已接待群众1.7万人次,办理公安政务服务1.02万件。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