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冲 通讯员 魏志学
“在俄罗斯投资税费方面需要关注哪些重点,如何防范风险?”对于企业提出的涉外法律问题,法律服务团成员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律师协会所属仲裁院外籍仲裁员、河南大学中俄比较法中心主任庞冬梅给出了意见建议。
9月15日,黑龙江省司法厅联合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外事办、省贸促会共同召开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会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 送服务 促发展”涉外企业专场活动,通过问计、问需、问效于企,充分了解黑龙江省涉外行业法治建设情况,规范推广仲裁法律制度,共同建立联系协作机制,调动司法行政全业务、全要素,为涉外企业提供精准有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崔永洪,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董伟俊,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敬波,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冬,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胜彬,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姚纲,省贸促会秘书长高国梁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勇主持。
会上,省直部门、科研院所、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同法律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涉外法律服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热烈讨论,凝智聚力,建言献策。
崔永洪指出,近年来,省司法厅党委始终把涉外法律服务作为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拓宽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努力探索形成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创新之路。创新构建“1+N”仲裁服务体系,打造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成立知识产权、金融、冰雪旅游、农业经济贸易等多家特色仲裁院。依托哈洽会(中俄博览会)成功举办三届仲裁国际法律服务论坛,先后与多个国家的国际仲裁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提升黑龙江省仲裁品牌和服务影响力。与省教育厅、黑龙江大学共建东北亚仲裁学院,将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纳入国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实施单位,不断推动全省涉外法治人才提档升级。在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设立海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仲裁服务体系。建立哈尔滨市民商事调解中心、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中俄商事调解中心,高效调解涉外商事纠纷。组建由174名律师参加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全省8家律师事务所、62名律师加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积极参与国际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仲裁与诉讼争议解决。省律师协会分别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律师协会和俄罗斯阿穆尔州律师协会交换合作框架协议,在双边法律服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10家公证机构被司法部确定为参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黑河公证处通过视频方式为20余家企业在俄罗斯设立的公司办理了委托书等50余件公证事项,为中外企业避免了3000余万元的损失。
崔永洪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黑龙江作为开放前沿省份、东北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商务、国资、发改、外事、贸促等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产品研发,探索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在巩固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涉外金融、知识产权、跨境投资并购等新兴业务,更好地服务黑龙江“走出去”企业,不断扩大全省涉外法律服务的辐射面、影响力,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中国华铭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轩辕集团、哈尔滨电缆集团、中仕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兴业银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61家涉外企业代表,以及牡丹江、黑河市司法局和仲裁机构共130余人参加。
编辑: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