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别具一格的“北京海淀法院”
发布时间:2022-08-24 16:39 星期三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在当下各类信息铺天盖地的互联网环境中,政法新媒体如何抢占舆论阵地,账号内容如何吸引人,一直是政法新媒体从业者关心的问题。北京海淀法院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建立了“一网两微九端”新媒体矩阵。目前,北京海淀法院新媒体矩阵已连续四年获评“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官方微博获评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账号。如此优秀的新媒体账号是如何运营的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呢?本期“政法新媒体访谈”栏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宣传组负责人周元卿进行访谈交流,大家一起来看看她的“成功秘笈”吧!


1. 挖掘自家法院案例 及时捕捉时事热点

“北京海淀法院”公众号简介显示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诉讼服务,促进司法公开,发布重要信息,开展普法宣传”。浏览发现,除了优秀法官、便民举措的推介外,“开展普法宣传”是其内容发布的“重头戏”。据负责人周元卿介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地处中关村核心区,案例资源十分丰富,一些新媒体普法选题就来源于海淀法院审判过的案件,一般以“案情简介+法院审理+法官说法”的结构撰写普法文章。除此之外,新媒体团队紧跟时下热点,“看剧普法”“看热搜普法”是常规操作。“@北京海淀法院”所设的“带着民法典看热播剧”相关话题内容,有一种“万物皆可普法”的既视感。不论是职场剧、家庭剧,还是悬疑剧、年代剧,都能找到合适的普法角度。如《开端》电视剧情节中涉及“见义勇为”“正当防卫”“性骚扰”“网络暴力”等公众关切的热点话题,是较好的普法选材,新媒体团队便挖掘其中的法律点,先后推出《循环结束了吗?还有一些法律谜团未解》《如果循环一次你会怎么做?这一次,法官陪你进循环》两篇普法文章,颇受网民欢迎,两篇文章阅读数累积超86万。而像“用你名字买的房不一定是你的房”“售价5000元的保健品进价仅9元”等这些曾经登上热搜榜的词条,@北京海淀法院”也敏锐捕捉到事件背后涉及的“借名买房”“老年诈骗”等涉法话题,及时解读,提醒公众加以警惕。


2. 形式推陈出新不间断 微动画、漫画齐上阵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简单的文字、图片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海淀法院新媒体团队推陈出新,自2017年开始将原有的图文素材转化为动画、视频形式,制作了一系列微动画、微视频、微课堂等。在谈及工作中成就感最大的事情时,负责人周元卿举了2019年的一个例子。当时“套路贷”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打击对象,海淀法院新媒体团队自制了2分钟的微动画《以房理财,钱没到手房没了,“套路贷”真这么可怕吗?》,内容提取真实案例中的关键点进行改写,运用通俗的语言、灵活的动画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套路贷、非法集资等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骗局和风险。该微动画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热烈反响。公安部、今日说法等官微都进行了转发,阅读量很快突破了100万。该微动画还在全国法院第七届“双微”金法槌奖十佳微视频中获得第二名。除了动画视频,还有漫画形式。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海淀法院发布2022年《家长手册》,选取了涉未成年人安全的典型案件,为了使案例更加生动易懂,海淀法院与快手联合出品,将《家长手册》中的典型案例绘制成系列漫画,每日推出。这种贴近特定受众特点的创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普法效果。


3. 培育长期固定栏目 打造“品牌”集聚效应

观察发现,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和微博中都创设了固定品牌栏目,而且栏目名称也各有巧思,比如“海法小微”“问答HI法”使用的是海淀法院的简称,而“丹棱看‘典’”“丹棱论坛”则源于“海淀法院位于中关村丹棱街”这一地理位置。从具体内容划分上来看,“海法小微”栏目中一般都是精心制作的微动画;“问答HI法”是一个可以听的普法栏目,文字内容之上配有5分钟以内语音,方便受众在不愿意看文字的情况下听知识;“丹棱看‘典’”集聚了海淀法院的典型案例;跟民法典相关的一些微课堂则归到了“民法典小课堂”栏目中。这些栏目名称活泼灵动又各有记忆点,也便于公众分类查找相应内容。


4. 增强账号活跃度 转发微博达到良好普法效果

“北京海淀法院”公众号几乎保持了每个工作日2条原创的更新频率,并在下午5点左右发布。而在微博平台上,如果仅与公众号同步,就会显得活跃度不足,也会失去平台优势。于是“@北京海淀法院”除了发布新媒体团队输出的原创内容外,还需要筛选大量转发素材。观察发现,“@北京海淀法院”的转发内容占据了三分之二,大致有三类转发来源。一是热搜榜上的社会热点案事件;二是政法系统内其他官微制作的内容,如“@最高人民法院”创设了“学法典读案例答问题”话题,转发相关内容可以加强系统内账号互动;三是“@央视网”“@中国长安网”“@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发布的普法视频。这类视频不仅切合“@北京海淀法院”自身普法职能定位,而且制作精良更容易吸引观看。由此可见,原创并不是信息发布的唯一策略,转发恰当内容并加强联动与互动,同样也能达到普法效果。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 牛佳宇 中国传媒大学实习生 高雪婷

指导专家:中国传媒大学 陈锐

新媒体编辑:李思彤

责任编辑: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