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司法行政龙头账号“京司观澜”了解一下

2022-08-10 09:13:56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作者:靳雪林、罗琳 -标准+

开设于2017年的“京司观澜”是北京市司法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目前凭借庞大的粉丝群稳居首都司法行政系统龙头。为探究其运营秘籍,小编对该账号进行观察分析,并邀请官微编辑王宝奇进行深入访谈,最终发现在定位、运营、语言以及服务等方面保持高度的专业性是“京司观澜”稳中有进的重要秘诀。想要学习政务新媒体运营经验的朋友,快跟随文章一探究竟吧!

1.明确自身风格,把握定位之“专”

对任何账号来说,风格定位的准确把握都是运营基础。小编王宝奇坦言,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自带流量”的政法机关相比,司法行政系统稍显“低调”,公众对其职能认知也不甚清晰。因此,在内容发布上,“京司观澜”以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宣传为主,将公共法律服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性强、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多形式编排。例如,“京司观澜”以“vlog打卡”的形式,带领公众深入了解首都公证、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机构和服务流程,以提高公众对司法行政系统的认知,打开首都司法行政机关的“知名度”。

2.稳定高频发文,保持运营之“专”

互联网时代,只有保持稳定高频的信息发布,才能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增强粉丝粘性。“京司观澜”深谙此道,逐步摸索出自己的运营节奏,目前基本保持单日推送两次,日更新四条的发文频率。除了保证发稿数量,“京司观澜”也积极策划内容,增强话题趣味性。比如,紧抓“节日”“节气”等特殊时日,将其与首都司法行政工作联系融合,在“国际禁毒日”,“京司观澜”发文阐释《北京市禁毒条例》的立法流程、制度亮点等内容,将这一特殊纪念日与北京司法局立法工作巧妙融合;而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京司观澜”则抛出“租个女友过七夕合法吗?”“分手后可以索要‘青春损失费’吗?”等兼具讨论度和趣味性的情感类涉法议题,增强文章可看性,从而提升普法效果。此外,“京司观澜”也把握时机“蹭热点”,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推出“冬奥小课堂”系列文章,并开辟“冬奥遇上《民法典》”专栏,在提升账号活跃度的同时,也顺势就运动员肖像权、名誉权保护、滑雪运动中的风险承担等内容进行普法。

3. 减少官话行话,提升语言之“专”

作为政法机关的官方账号,“法治”和“政务”的双重属性似乎决定了“京司观澜”专业性、严肃性的整体风格,但严肃不意味着说教,专业也不等同于无趣。在保证内容准确客观的前提下,为提高推文的吸引力,运营人员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首先,在行文中减少官话、行话的运用,极大限度地去“公文化”,用百姓看得懂的生动形象语言提升内容可读性。其次,运营人员保持充分的网感,在文章标题等方面积极尝试最新网络用语、谐音表达等“新媒体化”表达方式。比如在2022年世界地球日当天,账号发布推文《今天这日子有点特殊……》,省略号的运用充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点击阅读,取得较好传播效果。此外,对于“yyds”“又双叒叕”等网络流行词,“京司观澜”也进行大胆尝试,切实了解受众喜好,提高账号与受众的贴近性。

4. 加强政民互动,尽显服务之“专”

政务新媒体不仅是官微,更是集发布、互动和服务三位于一体的重要媒介。除每日信息发布外,“京司观澜”也不断加强政民互动,拉进与粉丝距离的同时也提升了法律服务效果。以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例,“京司观澜”除及时发布考试安排、证件领取等相关通知,贴心提醒考生注意事项外,还将微信公众号作为与考生互动的重要平台。以“网友”的口吻对考生留言、意见建议进行诚恳回复,从细节之处展现运营人员的贴近性和专业性,从而提升账号吸引力。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 靳雪林 中国传媒大学实习生 罗琳

指导专家:中国传媒大学 陈锐

新媒体编辑:李思彤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