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知网涉嫌侵权及垄断事件舆情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0 10:15 星期一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14期

编者按: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6月,中国知网负面舆情不断,多个学者和机构不满知网肆意侵权、定价不合理等问题,甚至诉诸法律,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就其垄断问题正式立案调查。舆论针对知网事件的讨论从个案纠纷延伸至是否涉嫌垄断等更为宏观的层面。法治网舆情中心通过梳理知网事件脉络以及舆论观点,分析该事件背后所辐射的学术版权保护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困境,并从司法、执法和立法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 舆情事件


1、退休教授起诉知网侵权案首引热议


2021年12月7日,据《长江日报》报道,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发现自己发表的100多篇文章被知网擅自收录,并且需要付费下载。赵德馨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中国知网起诉至法院,其涉及知网收录的100多篇论文的官司已全部获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赵德馨胜诉后,知网下架了其全部文章并不再收录。此举引发舆论热议,《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责知网“过于霸道”,是在滥用影响力。同年12月10日22时许,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CNKI知网”发文向赵德馨教授表达歉意,并称会妥善处置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大量网民围观此事,力挺赵德馨维权诉求。话题“#中国知网道歉#”“#央视网评老教授状告中国知网#”阅读量累计超过10亿。


2、中科院停用知网再次点燃舆情


2022年4月8日,疑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通知称将停用知网,提及“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引起舆论哗然。4月17日,中科院负责人向媒体证实通知内容属实。此事一出,关于知网的负面讨论再度升温,不少网民感慨中科院这类权威科研机构都难以负担知网费用,可见知网凭借着其垄断地位攫取着超高额利润。4月19日,知网官方微信发布声明,称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据媒体报道,2012年至2021年间,包括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曾因知网费用涨幅过高而暂停使用知网。多数网民据此质疑知网涉嫌垄断,呼吁监管部门介入。4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回复网上留言时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微博话题“#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等阅读量累计超过6亿。


3、多起诉讼案件接连曝出,持续推高舆论场热度


中科院退订知网的风波还未完全平复,更多知网的侵权诉讼案件引起舆论关注。据上游新闻报道,4月15日,湖北作家陈应松起诉知网运营侵权赔偿一案开庭,陈应松称自己有300余篇文章被知网收录,大部分未经同意。随后陈应松起诉知网运营,提出按照1500元每1000字进行赔偿,对此,知网运营表示自己“赔不起”,并称“如果都来索赔可能要赔1200亿”。但不少网民对此表示反感,认为知网是“哭穷”逃避赔偿。

此外,据媒体报道和裁判文书网显示,知网还涉及多起侵权纠纷。如3月2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浙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起诉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4月26日,山东女作家唐效英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中国知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知网赔偿22800元;今年2月,湖南作家蔡建文起诉知网侵权一案正式立案。赵德馨教授妻子周秀鸾教授也于今年5月起诉知网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2100元到2400元不等。之后,知网以“赔偿金额过高”提出上诉后被驳回。在此期间,舆论对知网处境普遍抱有幸灾乐祸的心态,并感叹“天下苦知网久矣”。微博话题“#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等阅读量累计超过6亿。


4、知网涉嫌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


5月9日,同方股份针对投资者留言回应称:知网在进行反思,会将相关整改措施择机向社会公开。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对此,知网于当天作出回应表示会全力配合,全面自查,彻底整改。赵德馨教授也称希望未来充分竞争,并透露知网已于此前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但赵德馨指出此前知网曾未经其同意开设银行账户,并且假冒其签名,目前已报案处理。因此对于此次作品重新上架,会有更慎重的思考。5月23日,作家陈渐联合15名作家起诉知网,称大量收录作品未经授权,要求知网赔偿经济损失。伴随知网相关调查深入,其或将面临更多纠纷和指控。6月6日,知网发生人事变更,王明亮卸任董事及法定代表人,刘长欣接任。截至6月8日12时,与此事相关的媒体报道1.5万篇,微博78万余条,微博话题“#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等阅读量累计超过30亿。


■ 舆论观察


综合舆论评论和分析,知网招致的争议主要涉及版权归属、垄断嫌疑、公益属性缺失等方面。


1. 指责知网侵害创作者相关权益


对于知网的侵权行为,主流舆论都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如南方网评论文章指出,无论从常识角度看还是从法理角度看,知网擅自使用作者的作品无疑是一种侵权行为。部分媒体就知网非法获取创作者内容授权的途径展开进一步剖析,如财新网梳理发现知网与期刊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知网使用其刊物的著作权,而期刊又通过投稿声明、稿约等形式获得作者作品授权,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知网-出版单位-作者”的授权链条,绕开了内容的实际创作者。该文章认为,“赵德馨的胜诉,说明知网获得论文授权的途径并不具备合法性”。


2. 质疑知网已构成行业垄断


大多数网民认为当前知网已构成了行业垄断,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媒体及专业人士方面,央视网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知网表面上霸王条款自定的“强制授权”,背后却是对知识产权的垄断。《北京青年报》提到:“据知网财报显示,其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到70%之间。2021年上半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高达4.9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知网在产业内保持着较高的话语权及竞争地位。”但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对此则抱有更谨慎的观点,认为只有反垄断执法机构或司法机关才能判定知网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3. 呼吁监管部门限制知网商业属性


在知网事件反复发酵的过程中,多个主流媒体关注知网的公益性与商业性冲突问题。《人民日报》两次发文表示,知网在平衡商业逐利与公共利益之间方面应当有更多反思;人民网评论称,知网需要统筹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方兴东建议,要破除当前困局,首先知网应该从上市公司剥离或拆分,不能作为一个资本逻辑的盈利性主体存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王先林也认为,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上考虑让知网履行普遍、平等服务等公共性义务,同时实行行业监管措施。


■ 舆情解析




知网侵权纠纷由来已久,垄断嫌疑也并非首次陷入,为何在近期突然引爆舆论场?从现实问题到舆论环境,都影响着舆论对该事件的判断。


1. 不公平交易机制成为舆论愤怒根源


知网事件中,最饱受舆论诟病的地方在于知网“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其他利益相关方处于弱势地位,在面对知网的不公平对待时难以维护自身权益,久而久之为矛盾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一方面,知网在上游低价“收割”论文,侵犯了学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与下游的高校议价时,又凭借其海量资源优势令高校不得不高价购买服务。在这个链条中,知网不仅获取超高利润,同时还获得隐性“定义”和“评价”学术界的权力,扼住学者和高校成果产出的咽喉,对于期刊、高校、学者以及学生等交易各方来说,利益分配都是“显失公平”。因此,随着积弊越深,社会不满情绪越累积,舆情爆发的能量也就越大。


2. 类案接连曝出反复挑动公众负面情绪


知网的用户群体覆盖面广泛,不仅包括专业学者和高校研究所等机构,同时也与大量学生以及研究生群体有关。因此这也意味着当知网出现负面舆情时,会很容易成为受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活跃的学生联想到自己过往使用知网时查重价格昂贵、网页时常崩溃等种种问题,在网上发声谴责知网,营造出“苦知网久矣”的舆论氛围。不但学生群体,从教授、作家等个人再到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多起诉讼案件的曝光也让公众质疑不断加深,知网的“霸道下架”和“哭穷回应”,非但无助于平息公众怒火,反而刺激了批评声量的升温。



3. 版权、反垄断等法治话题拉长舆论日程



版权以及反垄断等涉法议题长期以来就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潼关肉夹馍”维权诉讼案件到“阿里巴巴被开天价罚单”等反垄断制裁,类似案件总会引来多方关切。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版权保护制度与反垄断规制起步较晚,因此部分公众的法律观念和常识淡薄,面对法律判决或行政部门处置时易产生误读;另一方面,相关法律仍有空白领域和不适配环节,体现在实体工作上就可能出现认定标准不一、判决尺度不同的情况,给业内人士和学者专家留下更多的表达空间,进而引发连锁舆情。此外,知网事件中,由于波及的利益主体范围大,更是进一步拉长诉讼周期,从而给舆论场提供更多的发酵空间,热度此消彼长。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22年第14期)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14期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舆情分析师 任静

编辑:彭晓月 李思彤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责任编辑: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