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首页即时滚动新闻>>
殷传茂:我把法官职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发布时间:2022-03-26 14:46 星期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image.png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通讯员 包英华

《人世间》这部央视开年大剧一经播出,就引发诸多关注,该剧热映的背后,反映出平凡人们追寻光荣与梦想的渴望与现状。记者在众多默默为司法事业奉献年华和生命的法院工作者中,寻找着具有代表性的平凡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三级高级法官殷传茂的内心世界,去探访一名员额法官平凡的人世间。

开启法官梦

1990年,24岁的殷传茂怀揣吉林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证书,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大连湾法庭,开启期待已久的法官梦。

殷传茂出生在大连瓦房店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于对法律的向往和对法官职业的崇敬,殷传茂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毫不犹豫写下吉林大学法学院。

上世纪90年代的大连湾,还是一片农村景象,殷传茂所看到的是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场景。简陋的工作场所,艰苦的工作环境,交通工具只有一辆破自行车。但是当法官制服发到殷传茂手中时,一切困难都烟消云散。看着镜子里“全身武装”的自己,殷传茂开心的笑了,笑容中充满自豪。

当时基层法庭主要工作是处理田间地头的民事纠纷,家长里短、邻里琐事,法官所做的更多工作是调解说和,推动矛盾化解。殷传茂和大连湾法庭庭长薛岳恩经常骑着自行车,奔走在乡村小路上,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晃就是5年。

这5年基层法庭的工作经历,让殷传茂更加坚定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和决心。看着亲手调解成功的一件件案件,看着当事人依法维护权益后的喜悦,殷传茂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薛岳恩提起殷传茂,这样描述:“小殷非常腼腆,戴眼镜,一脸书生气。那时候大学生是稀罕物,我们都当宝贝一样宠着,又怕他受不了苦放弃。实践证明,殷传茂非但坚持下来,而且劲头十足,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劳。”

心中皆案件

1995年,殷传茂的儿子呱呱落地,为了能让儿子茁壮成长,衣食无忧,起名为殷实。同年,甘井子区法院发来调令,殷传茂被调到区法院研究室,正式结束了基层法庭工作生涯。

从农村回到城里,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兴奋劲还没过,而立之年的殷传茂就感受到生活和工作正在带给他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

权力自然会带来种种利益诱惑,殷传茂也不例外。面对当事人或明或暗的“心意”,即使生活再艰苦,殷传茂也从来没有低下过高贵的头颅。

“面对这么多诱惑,家里生活又比较困难,你难道真的没有动过心?”记者问道。

殷传茂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笑容里充满对这个问题的不屑,他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在刑一庭担任法官时,有一个当事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我,软磨硬泡,希望我能网开一面,趁我去卫生间的时候,在桌上放了两条中华烟。我回来后忙追了出去,人已经不见踪影。无奈之下,我只能主动把这两条烟交给监察室。”

在甘井子区法院,殷传茂先后在研究室、刑一庭和监察室工作,多岗位历练,实践中摸爬滚打,让殷传茂迅速成长。

也正是这个时候,殷传茂对刑事审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有意识专项钻研。同时,随着能力与责任同步增长,殷传茂投入到工作的精力也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其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皆是案件。

时任甘井子区法院的老院长于巧媛聊起殷传茂时说:“这个小伙子非常上进,无论是在研究室工作,还是在刑庭、监察室,都很敬业,他身上自带一种拒世俗谄媚千里之外的傲气,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和作为法官人生信条所表露在外的综合气质。”

2007年,大连市中院面向基层法院遴选法官,工作表现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的殷传茂直接被市中院选中,来到上级法院这个更大的舞台。

办案有温度

到大连市中院刑一庭工作,此时殷传茂已年满40岁,具备丰富的基层办案经历,正是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好时候。

上一个层级,接触到案件就更加疑难复杂。所谓的疑难复杂,不只是案件本身和法律适用,还要考虑社会效果和矛盾化解。

小孙(化名)和小丽(化名)是男女朋友,大学毕业后同居,因琐事发生争执,小孙失手致小丽死亡,小丽系家中独女,父母情绪非常激动,强烈要求判小孙死刑立即执行,不然就死在法院门口。合议庭经反复研究,认为小孙的行为符合适用死缓的法律规定。

直面冷暖相对、生死相对的双方,刚到大连市中院工作的殷传茂头一次遭受灵魂拷问,该如何取舍?

因被告人家境贫寒,不可能在民事赔偿上达成谅解,双方辩护律师都认为该案只能直接下判。殷传茂并没有生硬的作出决定,而是无数次苦口婆心劝说,通过左邻右舍、街道社区反复做被害人父母工作。一趟又一趟,一遍又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被害人家属终于被殷传茂的言行所感化,接受了现实,并对被告人处以死缓的判决意见表示认可。

谈及这件案件,殷传茂说:“法律规定非常明确,被告人行为适用于死缓规定,而被害人家属那种决绝,让我害怕。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被害人家属不要采取极端行为,女儿已经不在,这家人不能再出任何问题。”

法条冰冷,但法官有血有肉,一纸判决,文字廖廖,决定的却是几个家庭的命运。

经过此案,殷传茂深深体会到,实现公平正义的个人理想,并不只是说说或想想那么简单。

忠孝两难全

2010年,因工作出色,殷传茂被任命为大连市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当大多数人认为他从此要飞黄腾达时,殷传茂却把埋头苦干、夙夜为公的工作状态,整整保持了10年。

一连串案件接踵而来,件件都是疑难复杂,人人挠头的硬骨头。大连人耳熟能详的“财富广场案”和“宝隆国际案”,在久久不能了结时,殷传茂都主动请缨担任主审。

以“财富广场案”为例,涉案金额高达9000余万元,被害人233人,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该案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大连市社会稳定和法院形象。殷传茂接手此案后,夜以继日开展工作,除对被告人处以其应得的刑期外,还积极做好被害人返款安抚工作。233名被害人中有2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返款,其余211名被害人均足额得到返款,真正实现了打击犯罪、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三统一的良好效果。

2016年,殷传茂开始承办危害国家安全和邪教犯罪案件,这类案件涉及国家机密,对办案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高标准要求。在办理该类案件中,殷传茂始终坚持政治思维和法律思维相统一,并积极主动对基层法院进行业务指导,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家人都不知道老殷每天都在干什么,只知道这个人会在晚上十点后出现在家里的床上。

出于职业操守,殷传茂什么也不能说,对家人的愧疚,也只能放在心里。好几次,殷传茂的爱人跟他商量买辆车代步用,殷传茂都笑笑拒绝,因为儿子上大学,需要用钱,而自己每天一小时的公交车时光,正好换环境思考案件。

2018年,殷传茂接手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白向群受贿、贪污、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这是中央纪委监委成立后正式立案办理的第一件案件。该案涉案金额高达1.49亿元,犯罪事实54起,光卷宗就300余本,工作量超乎常人想象。经过三百多个挥洒汗水的日夜辛劳,殷传茂带领合议庭形成44.2万余字的审理报告,判决书就整整94页。该案宣判后,白向群当庭认罪服法,中央纪委监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审判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合议组的王雍说:“殷庭长真是多年如一日,每天都早来晚走,周末从来不休息,一段时间也就罢了,从我认识他那天起,就是这个工作状态。我也问过他怎么保持的,他说他是真心喜欢法官职业,喜欢办案。”

忠孝两难全,在办理白向群一案的过程中,殷传茂的母亲因病过世。身在咫尺的儿子,却因工作忙碌没有让母亲临终前看自己最后一眼。

谈到这件事时,面部表情一直很平静的殷传茂眼中似乎闪现出泪花。

人生有多少个10年,可以陪伴一个人的高峰与低谷,当他站在人潮中看尽千百双手挥舞,却再也看不到母亲的影踪。

绝症见真心

2020年,因在同一工作岗位满10年,符合岗位交流条件,殷传茂离开刑事审判岗位,来到民事审判第三庭。正当他准备在新的领域继续探索,大干一场时,噩耗传来。

早在2018年,体检大夫就提醒殷传茂肾部有肿块,要注意观察,此时的殷传茂根本没有在意。到民三庭工作后,殷传茂隐约感觉到身体不适,便把情况告诉妻子宋小意。宋小意出于职业敏感,马上把检测结果拿到当地医院请专家会诊,专家看完片子,均表示没有见过此类情况,无法作出判断。宋小意感到大事不妙,带着片子直奔北京301医院求助肿瘤专家。

诊断结果几乎把一家人逼入绝境,肾癌。

肾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只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专家可以医治,而全国现有病例寥寥无几。

宋小意得知诊断结果后瘫坐在地上,看着浑然不觉的丈夫,眼泪止不往下流,在上海上大学的儿子闻讯赶来,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主持了三十多年正义,生活却没有给殷传茂应有的“公平”。

躺在病床上,殷传茂终于可以安静的看看窗外春意盎然,安心听听人间喧嚣。

殷传茂说:“当知道诊断结果后,我唯一感觉对不起的就是我爱人和儿子。儿子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管过,家长会,也只有他初中时去过一次。我要是这么走了,对他们娘儿俩,实在是无以为报。”

同事知道殷传茂身患癌症的消息后,感到既震惊又表示可以预见,因为殷传茂这种不要命的工作方式,任何人身体都无法承受。

在大家惋惜和悲痛时,殷传茂作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申请辞去副庭长职务。

殷传茂说:“我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所以我选择辞去,这样可以把位置留给有能力的年轻人。我也想过辞去员额法官身份,但是我迟迟做不了决定,因为我把法官职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肾癌手术非常复杂,为了保险起见,主治大夫建议殷传茂暂时靠药物维持,在家静养,待时机成熟再实行手术。

2021年春节刚过,在家休养了两个月的殷传茂不顾爱人阻拦,又坐上公交车,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办公室。看到熟悉的办公桌,地上成堆的卷宗一切如昨,殷传茂流下了眼泪。

办公室才是他的归宿,法庭才是他的舞台,胸前的天平才是他的心。

领导劝说,同事开导,殷传茂都听不进去,他直接到庭长办公室,要求恢复工作,如果不能继续干员额法官,那就退额当个助理。

看到殷传茂如此坚决,大连市中院党组决定,接受殷传茂辞去副庭长职务的申请,考虑到身体状况,将其调整到立案一庭工作。

重新坐在电脑前,殷传茂忘记了身患癌症,又搬来成捆的卷宗,日复一日重复着三十多年来一直干的事。

2022年,大连市中院召开全院表彰大会,为在法官工作30年以上的法官颁发天平勋章。殷传茂站在主席台正中,光荣的接过勋章,面带微笑,目视前方,瘦小的身躯在此刻似乎变得无比高大。

结语

采访最后,记者让殷传茂总结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殷传茂推了推眼镜,憨厚地笑了,他说:“不要推我当先进,也不要推我当典型,我只是千千万万法官中平凡的一员,我所作所为,只是尽到了一名法官应尽的职责。”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记者感慨万分。

大家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能用殷传茂的事迹去要求每个人效仿,但是在殷传茂身上,作为法律职业人,作为法院工作者,应该能够看到自己曾经追逐过的,实现和没有实现的梦想,总有一个闪光点能够触动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鼓舞自己努力向前。

最后,用《人世间》中的经典台词作为收尾。

“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最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该自然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该自然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起舞?”

责任编辑: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