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人间至味是豆腐

2021-11-18 16:59:59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 杨金坤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我的启蒙教育不是阳春白雪的唐诗三百首,也不是下里巴人的农谚童谣,而是这首《咏豆腐诗》。

幼时,我家做豆腐。每天晚上,父亲把当年丰收的饱满黄豆,先脱皮、后水泡、再磨成汁,然后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猛火煮浆。待初沸滚雪,咕咕豆泡泛起,改微火,点卤水,须臾,浆成豆腐脑,浮于锅中,美若游鱼。再将豆腐脑舀之于模架纱布内,纱布四角叠包,让豆腐脑自然沉淀,以自重凝固。待一切收拾妥当,父亲拍拍手,眯起双眼,一如既往地吟起这首《咏豆腐诗》。

父亲不仅豆腐做得好、卖得好,更喜食豆腐。经父亲煎、炒、炸、煨、炖、拌的豆腐,贴心贴胃,鲜活成味蕾上的记忆。父亲说:人间至味是豆腐。受父亲影响,我也喜食豆腐,对有关描写豆腐的典故、文章更是百读不厌。

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曾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东汉石刻画像与壁画,其中有一幅“豆腐工艺制作图”,反映出东汉时期人们制作豆腐的完美过程,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关于豆腐的最早记载。

大才子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获罪,临刑前急唤儿来,曰:“有祖传秘方相传。”其子俯首帖耳,毕恭毕敬,预备接下千秋秘籍,孰料金大爷道:“花生与豆腐干一起嚼有牛肉味,此祖传秘方切记切记。”言毕,慨然赴死。乾隆皇帝无意间在江南农家吃到“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遂赞不绝口。打开袁枚的《随园食单》,关于豆腐的菜品层出不穷,他得出结论:“豆腐得味,远胜燕窝。”

在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对豆腐情有独钟,曾专文写过豆腐。如梁实秋、周作人、郭风、林海音、黄苗子、林斤澜、忆明珠、高晓声等,但对豆腐反复咏吟、再三讴歌的,似乎只有汪曾祺一人。汪曾祺在《豆腐》文中写到了北豆腐、南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片、豆腐皮、臭豆腐、霉豆腐、豆腐乳、麻婆豆腐……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洋洋洒洒4000余字,看汪曾祺的《豆腐》时,不知不觉,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豆腐百材皆适、随主入味,上得了普通餐桌,入得了大雅之堂,可谓百食之王。苏轼常常亲自下厨做口味独特的豆腐菜肴给大家吃,留下了“煮豆作乳脂为酥”的诗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萦绕心怀的是穷困潦倒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慈禧太后驻颜有术,每天必吃润肤养颜的珍珠豆腐。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古灵精怪的黄蓉为了让洪七公收郭靖为徒,将火腿剖开,挖24个圆孔,使出家传的兰花拂穴手,将豆腐削成24个圆球置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部到了豆腐之中。

在我国,各地豆腐的做法也有着天壤之别。四川是又麻又辣的“麻婆豆腐”,上海、江浙、湖南一带是“臭豆腐”,北京是“砂锅豆腐”,湖北是“荷包豆腐”与“东坡豆腐”,而闽人喜甜食,福建就是略带甜味的“豆腐干”了。海南的豆腐制品也不少,街边小摊上一般是“豆腐烧”。淮南豆腐宴更是美不胜收,百般滋味,一尝之下,令人终生难忘。

在众多吃法中,我还是喜欢生食。刚做好的豆腐,切下一块,水汪汪、热乎乎、颤悠悠、滑嫩嫩,白如纯玉,细若凝脂,清淡馨香,一口吞下,肚子不饿了,心里熨贴了,人也精神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检察院)

漫画/高岳

编辑:梁成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