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记者7月28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获悉,今年以来,新疆以“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为导向,精研方向路径,通过非现场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数字赋能执法检查等六项务实有力的措施,确保行政执法行为于法有据、精准高效,减少涉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据记者了解,新疆司法厅两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交流会,针对涉企检查频次、检查流程、结果反馈等方面听真声音、挖真问题,出台了《自治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从规范检查管理、严格检查实施、加强检查监督三个方面细化13项具体措施。在“法治新疆”网站设置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实现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全公开,切实保障了市场主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推动了行政检查权责透明化、执法过程公开化。
自治区各执法部门建立执法人员信息台账,准确掌握执法人员资质、岗位变动情况。全区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拉网式”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资格清理工作,动态清理失效、过期的执法证件及不符合持证条件人员的执法证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共累计清理退休、离岗以及不符合持证条件的执法人员4217人。
自治区各执法部门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执法、跨部门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分级分类监管等举措,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方式,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新疆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领域非现场检查次数同比增长85.88%,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22.48%;市场监督管理领域检查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5954户次;应急管理领域检查次数较去年同比下降28.24%;文旅领域检查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44万次。
自治区各执法领域坚持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视情采取“书面承诺+限期整改”替代处罚,以跟踪帮扶机制引导企业与帮扶单位“同题共答”整改到位。上半年生态环境领域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67件,不予处罚金额1263.14万元,同比2024年办理不予处罚案件数量增长26.42%,免罚金额增长41.12%,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新疆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执法检查,有效提升检查实效。住建领域有序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全区15个城市建成智慧城管、数字城管平台,汇聚共享多部门数据资源。昌吉州推行“扫码入企”检查模式,建成“庭州执法监督码”智能监督平台。深化“政企互动”数字服务,建立123个行政执法监测点,开通执法问题“掌上反馈通道”,并载入“吉速办”,打消企业“不敢说”的顾虑,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自治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问题线索查纠整治工作聚焦“三个重点”“四类问题”,对收集的问题线索依法甄别分类,落实主体责任,实行销号管理,对梳理出的154条重点问题,通过召开线索交办会分批分次进行移交,以“三重包案”、提级办理、直接督办等形式,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督促指导各执法部门细研深挖问题根源,切实根治行政执法问题“病灶”,确保问题纠治到位,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新疆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涉企行政检查既是监管手段,也是服务窗口,新疆将持续以“严”的要求和“实”的举措贯穿涉企行政检查全过程,实现监管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让企业可感可及,以优良作风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