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深化国际合作使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2022-04-25 15:50:52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博鳌亚洲论坛提出方案应对全球“免疫鸿沟”

深化国际合作使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虽然全球新冠疫苗产量有所增加,但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差距悬殊,全球“免疫鸿沟”仍然显著存在。“免疫鸿沟”会进一步拉大不同经济体的差异,发展中经济体将面临更大损失。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为巩固人类抗疫成果,共享健康福祉,世界各国及时、平等地获取和接种疫苗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在疫苗的研发、生产、公平分配以及知识产权豁免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如何深化疫苗国际合作,使之成为真正的全球公共产品?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分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围绕“缩小‘免疫鸿沟’共享健康福祉”话题进行交流,并纷纷建言献策。

全球“免疫鸿沟”显著存在

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依旧“一苗难求”。随着不同国家和不同群体间的“免疫鸿沟”加深,构建全球抗疫共同防线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全球范围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接受第一针疫苗,其中84%的非洲人口没有接受任何的疫苗注射。同时,发达国家已经有超过80%的人接受了疫苗注射。”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介绍说。

戈登·布朗说,从全球范围看,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国家差距很大。在北半球发达国家,人们进行疫苗测试的次数是南半球贫穷国家的8倍以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免疫鸿沟’确实存在,并对全球的防控局势制造了很多不确定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提供及时和公平的接种计划。”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王辰说。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阿斯利康董事长约翰森也表示,疫苗的生产量已经超过需求,但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依然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同时提醒,人们虽然希望缩小“免疫鸿沟”,但又有一些人拒绝接受疫苗注射,他们面对疫苗的时候会产生犹豫情绪,这是疫情防控面临的很大挑战。

中国是弥合鸿沟重要力量

“中国从多方面引领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抗疫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说,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并且强调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累计向世界各国提供了42亿件防护服、84亿份检测试剂、3720亿只口罩,涉及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中国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队,还向国际组织提供1亿美元援助。

“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中国先后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邓波清说,中国还相继向20个国家转让技术,合作生产疫苗,在海外已形成了10亿剂的疫苗生产能力。中国还将提供3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政策与倡导总裁加吉·戈什提出,得益于不断地创新和生产能力,以及持续增长的全球合作承诺,中国已经成为弥合“免疫鸿沟”的重要力量。

约翰森也认为,中国是弥合全球“免疫鸿沟”的重要力量,为缩小全球疫苗分配的不平等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生产层面,阿斯利康部分疫苗原材料就在中国生产。

“中国向周边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疫苗,为确保疫苗的可及性和平等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秘书长乔帕甘表示。

2019冠状病毒疫苗交付伙伴关系事务全球首席协调员泰德·柴班表示,中国在疫苗交付和筹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还为各国提供了疫苗相关的咨询及技术支持。

全球抗疫缩小鸿沟是关键

全球疫苗接种的公平性受到威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成为缩小“免疫鸿沟”的有力举措。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不仅对当前全球社会共同抵御疫情有重要意义,也展示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决心与愿景。

“一方面,需要提供及时和公平的接种计划;另一方面,应让更多公共卫生系统担负起全球防疫的责任,同时希望推进全球范围内科研领域的合作,推进疫苗接种。”针对如何缩小“免疫鸿沟”,王辰提出建议。

戈登·布朗表示,奥密克戎仍然在变种过程当中,很多国家的医疗系统都面临了极大的压力,缩小“免疫鸿沟”,就必须进一步推进疫苗注射项目在每一个大洲展开,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需要为他们提供设备、设施和材料,并建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推进疫苗在全球普及。

“解决疫苗短缺和缩小‘免疫鸿沟’对于全球战胜新冠疫情来说刻不容缓。必须携起手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为全球人民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强大和更加可持续的未来。”约翰森表示,未来阿斯利康希望能继续为推动海内外合作交流献计献策,助力建立一个更有韧性、可持续发展、开放包容的全球公共卫生系统。

在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看来,需要摒弃ODA(政府开发援助)的固化思维,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发产能,而不仅是接受捐赠,并在发达国家和业界的帮助下构建有效的卫生医疗系统。

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编辑:周芬棉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