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长效机制

2022-01-28 15:12:53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政策组合拳让中小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工信部要求

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长效机制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

过去的一年,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疫情汛情等。过去的一年,国家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23次涉及中小企业,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20余个、各省(直辖市)出台政策40多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指出,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3份高规格政策文件,形成长短结合的“1+2”政策组合拳。

做好中小企业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重大。徐晓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纵向联合各省,实施中小企业强链补链固链稳链行动,加强优质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横向联合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服务业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2021年以来,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

不过这一年,中小企业还是经受住了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等复杂严峻形势考验,保持了稳定恢复增长态势。2021年1至11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

原因何在?徐晓兰透露,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比如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到1%政策,将增值税起征点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在原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税收缓缴措施等,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万亿元。

再比如,继续实施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将返还比例从50%提高到60%,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

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共支出各类就业补贴827亿元,向326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达到192亿元。

徐晓兰介绍,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支持力度。出台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等政策文件,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另外,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后,许多省份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本地区配套落实文件,推出一揽子助企惠企措施,为中小企业加油助力。

据工信部近期对2.5万家中小企业调查问卷显示,85.1%的中小企业认为发展环境有所改善,85%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92%的中小企业认为税费负担减轻。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政策让中小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

健全防范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这几年,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国家亦是高度重视。

自2018年11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开展清欠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推动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8500亿元,台账内无分歧欠款基本实现应清尽清。

不过,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困难。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实力度,推动各有关主体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比如加强工作调度,及时将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累计受理投诉事项,转交有关部门或地方核实处理,跟踪进展情况,加强情况通报,推动一大批拖欠账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梁志峰指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均将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情况作为重点督查事项。赴多省份开展实地督导,加强工作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将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工作情况纳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引导各地健全防范拖欠长效机制。

此外,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力度。如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以快立、快审、快执机制确保中小企业账款及时回笼;国资委印发通知、召开会议对中央企业健全防范拖欠长效机制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等。

梁志峰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健全长效机制。推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强与政府投资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协同,细化完善配套举措,形成治理合力。推动加强对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信息的披露监管,加强源头治理,不断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加强监督和约束惩戒。依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行为监督问责;对不履行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义务,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对恶意拖欠典型案例予以曝光。

继续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中小企业需求特点,开展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了一批适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和服务商。

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显示,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分别从2017年的49.2%和38.1%,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

不过,梁志峰坦言,“相比而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落后于大企业的。”从供给端看,面向大企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发展相对成熟,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足。从需求端看,中小企业尤其工业领域中小企业,由于人员、技术、资金等问题,仍然面临数字基础薄弱,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问题。

梁志峰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并举,供需两端发力,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支持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轻量化、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为中小企业开放平台接口、微服务和计算能力。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发展综合评价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摸清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字化能力。

二是引导企业自觉转型。选树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引导传统型中小企业向同行业、同区域转型效果好的企业学,对标先进,找准切入点。打造1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赋能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企业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认识。

三是支持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要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记者 侯建斌

编辑:周芬棉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