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学理论>>文化沙龙>>
观影视剧有感
发布时间:2022-04-15 17:04 星期五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张建伟

一般人看影视剧,不过图个消遣,对于情节之靠谱与否,没人会较真。

有许多影视剧情节,也认不得真,要正经八本较起真来,不过是自寻烦恼。

去年看过一部电影《古董局中局》,当时只顾看个热闹,没去想那其中有些情节是不是靠得住。这几天闲来无事,在网上浏览,发现另有一部《古董局中局》电视剧评分6.6分,比电影得分5.9分略高一些。看来电视剧比电影的口碑要好一点,究竟如何,还得自己去品鉴。

这部同名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由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故事说的是:民国时期,文物界权威组织“五脉”掌门许一城,将武则天明堂里的稀世珍宝——佛头卖给了日本人,被定为汉奸枪决了此一生。半个世纪后,取得佛头的日本人的后代遵其遗嘱将佛头归还中国,指名要交还许一城的后代。许一城的孙子许愿隆重出场,应邀接收这个无价之宝。许愿的父亲许和平当年抛下许愿,造成许愿只能自谋生路,虽学得鉴宝的本领,毕竟只是一个混迹市井之人,当个古董铺的小老板。如今出头的机会来了,佛头要他接收,在古董界,许愿立即引起各方注目。“五脉”黄家后人黄烟烟给他带来父亲死讯,让他又承受一次打击。许愿接收佛头一事遭到药不然的干扰,许一城的故交付贵也参与其中。许愿在佛头交接之前,需要破除各方纠缠,从阴谋中突围,查明佛头的真相。

这种故事,类似盗墓题材作品,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很大,因此小说写得热闹非凡。影视化之后,故事情节更让人眼花缭乱,对于观众来说充满吸引力。当初坐在电影院里,我几乎为这个传奇故事所打动,觉得电影煞是好看。找到电视剧看起来,也觉得很有观众缘,算是上乘的娱乐消遣品。不过,要认真起来,仔细想想,这类故事荒诞无稽,即使表面上情节流畅,顺理成章,仍然经不起推敲。

《古董局中局》中先声夺人的一个情节,是许一城因将佛头交给了日本人而被当作汉奸被判死刑执行枪决。电视剧片头,将时间地点定为1937年冬季飘雪的北平,场面壮观而庄严:三辆挎斗摩托车在前面开路,后面几辆军车,上面全副武装的军人押解着表情严肃的许一城驶向刑场,在民众的围观之下,几名军人一字排开,指挥官一声令下,黑洞洞的枪口一起射出子弹,许一城饮弹身亡。这个场景,拍得很有震撼感。不过,这种场景,完全出于臆造,毫无史实依据:许一城将古董卖给或者送给日本人,这一行为,按当时刑法没有相应罪名可以治罪,那时将文物古董进行销售或者馈赠给外国人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许一城并非现役军人,用不到特别程序法进行军法审判,也轮不到军人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那时按刑法规定(非特别刑法)死刑执行的方法是绞刑。小说家和影视编导为了故事情节的“好看”,不会花点心思做一点考证工作,尽管这种考证一点也不难。这类情节靠不住,原因就在于此。

同样的情况,在另一部热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法庭戏中也展现无遗,那场法庭戏中法庭中的诉讼角色乱得近乎荒谬,法庭布局和诉讼主要角色的庭上表现也显得有些离奇。

小说、戏剧这种文艺作品的创作,本以想象力为翅膀,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就难有高超的艺术作品,此即人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艺术真实也要以现实中的真实为依托,想象力偏离了这种真实,就容易流为一种荒腔走板。好在很少有读者或者观众会计较这些真实不真实的问题,尤其是,历史上的真实,谁都没有直接经验,随便让小说家或者影视创作者去瞎编。

但是,如果创作者能够再认真一点,会多一些经得起推敲的良心作品,也会少些被大方之家哂笑的机会吧。

责任编辑: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