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学理论>>学界动态>>
个人破产制度的理性与诗情
发布时间:2022-01-04 17:37 星期二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贺丹

近四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迅猛转变引发了债务问题,世界范围内的破产法改革此起彼伏。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变革是这四十年破产法改革的主旋律之一。伊恩·拉姆齐教授的专著《21世纪个人破产法:美国和欧洲比较研究》关注的正是这一问题。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个人破产法研究中心主任刘静副教授译出,近日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目前国内专门以个人破产为主题的译著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

个人破产当前不仅是我国破产法研究的热点,也是破产法实践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本书的翻译与出版正赶上这些“关键节点”。本书付梓之时,正逢深圳个人破产重整第一案重整成功;本书面世之际,继个人破产和解第一案之后,个人破产清算第一案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书研究世界范围内的个人破产制度变革,特别是1979年以来美国与欧洲个人破产法的政策与制度发展。然而,这本书并非充满着晦涩的制度解读与规则介绍,作者更想审视与探求的是:是什么构成了政策与制度变革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不同国家在个人破产制度方面的差异与共识?

拉姆齐教授认为,在21世纪,个人破产法已经成为重要的市场制度,是信贷市场的基础准则。他对个人破产制度的观察是从“新旧”制度以及两个“关键节点”入手的。在世界范围内,个人破产制度可以被分为“旧”制度和“新”制度,“旧”制度指美国与英国的普通法系国家,这些国家早就建立起个人破产制度,并在19世纪中期之前将其适用于非商人。“新”制度则主要指欧洲大陆地区国家,它们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信贷宽松所导致的个人债务危机后,建立适用于一般自然人的个人破产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的建构与变革在时间上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在欧洲的广泛建立;另一个则是当下,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对个人破产制度的调整。

本书探讨了“旧”制度代表——美国、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个人破产制度变迁,又讨论了“新”制度代表——法国与瑞典的制度特征。在对不同国家个人破产制度差异的分析中,本书使用了政治学分析中的一个概念——叙事。“叙事”可以被理解为由专业人士、利益集团等引导和形成的一个国家的“知识体系”或者社会意识,这对于个人破产的政策与制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另外,受到个人破产制度影响(或保护)的债务人的人群特征也会对制度产生影响。

在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中,拉姆齐教授引入了“转换”“漂移”和“层叠”来分析制度的演进过程。在制度规则给定情况下,相关主体可能通过“转换”规则的解释,赋予其新的意义。“漂移”描述的是规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发生变化,但其适用的外部条件变化了,从而使旧有规则的调整结果发生了变化。“层叠”则指在旧有规则存在的情况下,制定并列运行的新规则,形成“叠床架屋”的效果。作者用这一框架分析了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过程。

本书展示了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变革所造成的观念冲击,正如其在第四章开篇所引用的对法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评价:“这就有点像世界末日一样,设立某种全新的、在法律上骇人听闻的东西:不用清偿自己债务的权利。”同时,作者也认为,在经济增长依赖中低收入者通过信贷资金而增加的支出的经济模式中,经济危机与债务累积必须通过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解决。个别金融机构可能会认为自由的破产免责不符合其短期利益,但它仍然是维持债务经济的方法之一。

拉姆齐教授的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上述逻辑的、理性的分析,还是有诗情的一本书。用诗情来形容一本个人破产专业著作,乍看上去不合逻辑。然而,诗情并非均为风花雪月,史诗亦为诗。广为人知的是1863年的落选者沙龙,这是世界艺术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在这次沙龙上,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横空出世,“印象派”这个影响了一个世纪美学思想的绘画流派也由此诞生。1845年的沙龙评论中,波德莱尔用“致明日将起之风”表达了对“真正新的东西”的期待与渴望。拉姆齐教授引用这一诗句,或许是为了表达对个人破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变革的一种期待。

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的魅力在于:这些专著、论文与理论框架似乎不直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每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往往从这些灰色的理论叙事中获得参引。拉姆齐教授对于美国与欧洲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为我国的制度建构提供了广阔的参照。个人破产制度在我国的实践与制度建构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应有制度建构的理性,也应充满人性关怀的诗情。

拉姆齐教授的这本书,在纵向上,穿过三个世纪的历史跨度,在横向上,有横贯美洲欧洲的全球视野。这种论证的广阔,明显很对译者的脾气。这种共鸣,想来使译者不知不觉地对本书的翻译下了不少功夫。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译者的译笔成熟、冷静而又富有激情,忠实准确地传递了拉姆齐教授的思考。

“致明日将起之风”的诗情,也由此穿越百年,经由拉姆齐教授引用,被译者作为其译序的标题。

责任编辑: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