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学理论>>看书界>>
法治理想与司法现实之间
发布时间:2021-05-26 10:24 星期三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应法律出版社之邀,选编论文,检视过往,汇成三卷文集出版,也算是学术人生的一个小结。不论社会评价,只是敝帚自珍。不过并非无自知之明,或因社会条件限制、或因个人视野及学术养成不足,以往论著难免有局限与瑕疵。
  文章大致分为证据法、刑事诉讼程序和司法制度3类,形成《诉讼证据论》《刑事程序论》《司法建设论》三卷。证据法类文章中,印证证明最有影响。笔者作为检察官办案多年,最突出的感受是中国刑事证明中,“印证”压倒一切,然后是证据分析中的矛盾应对。转任教授后,笔者就“证据印证”与“证据矛盾”各写一文,分别发于《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所提出的“印证证明模式”已获普遍认可。后有专论称印证模式理论风靡多年,还影响了司法文件,堪称“风景这边独好”,为近年来中国法学研究不多见(见《法学研究》2015年第6期周洪波文)。当然也许贻害不浅。有的文章也颇费心力,如《推定的界限及适用》,又如《“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经梳理国内外资料,反复思考斟酌,数月方成。自认为有一定新意和深度。而对典型案例作证据分析的文章,也有一定社会影响,如《聂树斌案法理研判》。一篇证据分析文章有相当影响,还因个人工作经历发表时冒了一点风险,但据说不适宜编入,略感遗憾。

     刑事诉讼程序研究,较早将价值论和结构分析论引入。其中较有影响者,乃1991年提出的“两重结构论”。分析“三角结构”,开出“控审分离”“控辩对抗”“审判中心”三法理;研究“线形构造”,论述“司法一体”“被告客体”两特征(后来的分析中增加了“三司平行”特征)。既有基本法理,又见“中国特色”,且由图形展开,直观易懂,据此把握中国刑事司法基本构造及其法理,为理论分析之另辟蹊径。其中某些观点受当时认识局限尚不成熟,但分析方法和思路颇得好评。时任《现代法学》主编的徐静村教授证称,编辑部发稿后收到数十封来信,认为该文是“近数年来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固为溢美,但从中国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分析,无论谈三角结构审判中心,还是论线形构造流水作业,已为司法分析常用,亦为部分教科书所引。笔者作刑诉程序研究,弱在比较研究外引资料,略长于中国实践分析和特征把握。例如,中国式庭审方式四特征、交叉询问六特点,“以审判为中心”系“技术型审判中心论”等,均系体察实务及其支撑与约束因素而自创表达,或可为当时之用。还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在《中国法学》发表《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一文,就时弊而论立“审判为中心”“庭审为中心”“一审为中心”三命题,而与后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以审判为中心”及四级法院功能配置的意见几乎一致。该文后亦获奖。

  司法制度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相对合理主义”,由文章、文集,再到演讲,也算司法改革“一家之言”。由于条件未具、约束甚多,以阶段而论,司法操作与制度调整只能希求“相对合理”,并循“技术到制度”路径以达成目标。因体谅操作艰难,不欲好高骛远,此论常获实务界认可;而预设“公理”前提,追求法治理想,也可与“普适派”一致。似乎“左右逢源”,但也难免有“不讨好”。好在自认理论“局限”,时作检讨,以免误导他人。不过,中国法治进程步履艰难,无论是司法操作还是制度改革,状况都不乐观。因此,近年来笔者更为强调法治理想,以警示勿跌落于底限之下(不过教授无权,说了未必有用)。文集中也有司法行政化弊端之批判,有司法公正与公信力严重障碍之解析,有重建民众信任感、重建司法伦理之论证呼吁。笔者系检察出身,因此与检察有缘,这方面论述较多,于实务和改革,尤其是司法责任制改革及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引起重视,应有某种影响。
  司法研究,亦如司法操作,重视经验和逻辑。经验是根本,即以问题意识和敏锐感悟去深入体察实务运行。其间以理论分析,始终追寻问题的实质,并力求以清晰的逻辑表达思想。尊重公理,维系学术精神,尽量不采取应景的、机会主义的研究态度。这是笔者的一点研究心得和自我期许。
  笔者16岁入伍,穿“四个兜”的军官装读本科,后任检察官、检察长,其间曾返校读硕、读博,一直可谓“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复员任教授,后又被选任为大学校长,一生蒙受体制福泽。在军队、地方的两次辞位,均出自个人意愿。因此,缘已而论,有感恩而无怨尤。但学术研究,只能论公理而不计私益,由此保持人格和思想的独立,且须以学术批判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为学者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也是一种感恩和回报。
  徘徊在法治理想和司法现实之间,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境况。切望不焦躁、不颓唐,不存奢望,但也不放弃努力。虽以“相对合理”设计现实方案,但始终期盼理想的法治。因为,作者深信社会的进步、民众的福祉有赖于此。
  (本文系自选集原序,正式出版时改为序言与后记两个部分,篇幅较长)

责任编辑:买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