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粤港澳大湾区频道>>法治湾区>>前海法治建设进行时>>
粤港澳大湾区三周年特别报道
以制度创新打破湾区融合“玻璃门”
发布时间:2022-03-03 14:47 星期四
来源:证券时报

揭牌国际仲裁院、启动跨境理财通、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刚过去的一年,围绕湾区协同发展、互联互通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安排,在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但相比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着更大挑战,即一国两制三法域所带来的制度上的差异,如何将“制度之异”变为“制度之利”成为发展过程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在这其中,制度创新成为最主要的抓手,过去三年来,粤港澳三地在法制体系、金融对外开放、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探索制度上的“最大公约数”,以制度创新打破“9+2”个城市之间的“玻璃门”,让协同发展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的引擎。

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

促进三地机制规则衔接

驱车进入位于深圳的前海深港合作区,一片简约雅致的低密度建筑群映入眼帘,这是前海企业公馆,数十家知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和法律服务机构驻扎其中,中国首家粤港澳联营律所——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便坐落于此。

“港澳和内地律师成立联营律师事务所,这是制度上的极大突破和解放,是中国律师行业走向国际化、中国法治事业不断创新进步的重大创举。”2014年,华商林李黎 (前海) 联营律师事务所正式获准成立,由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和香港林李黎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设立,现有各类专业人员100余人,拥有多名港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执业律师。

联合创始人舒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联营律所制度实现突破之前,港澳和内地律师还没有系统性的深度紧密合作平台。改革开放的40年间,内地和港澳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经济往来越发呈现跨区域、跨法域的特点,因此,仅内地一套法律体系已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相匹配且矛盾凸显,“很多企业在香港签合同,却在内地履行,也有不少企业在中国签合同,但在海外国家履行,如果企业要解决争议或进行商务谈判时,没有一个跨境的律师服务团队,而要假手于英美律师团队的话,不仅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还将逐渐失去我们的法律话语权和主导权。”舒卫东说。

舒卫东认为,法制融合是粤港澳三地各要素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粤港澳三地融合,法治先行。只有通过法制和规则的衔接融合,才能真正架起经贸合作、人员往来、观念互通的桥梁。舒卫东还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在鼓励和发展港澳律师在内地执业方面应该有政策和制度安排上的倾斜,如在人才培养、业务推介、招标选聘律所、律师库的建设等,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有跨境业务需求的企业选择大湾区内熟悉境内外法律业务的律师和律所,从而更好帮助中国企业“行稳致远”。

2021年5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汇集大湾区港澳等地国际知名仲裁调解机构,邀请国际仲裁领域专业突出、享有一定声誉、熟悉两地法律和相关政策的香港大律师、律师和澳门律师入驻,为内地企业、境内外当事人提供国际化、优质高效的仲裁、调解等商事争议解决服务。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将推动三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持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促进粤港澳法律规则衔接方面,大湾区内多个城市都展开了不少探索。早在2020年,广州成立了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截至去年年中,该中心已受理法院委派商事纠纷264宗,涉及诉讼标的逾8.3亿元。此外,“建设‘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培养高端涉外律师人才”均被纳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建议和正在编制的法治广州建设五年规划。

2021年12月,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以涉外综合接待、涉外律师服务、涉外法律援助、涉外纠纷调解等七大功能,为港澳人士和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跨境法律服务。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表示,珠海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将通力打造珠港澳三地法律服务交流平台,推动搭建珠港澳三地法律服务交流与理论研究桥梁。

深化金融对外开放

跨境金融迎新里程碑

金融活则经济活。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打造开放的市场化环境,逐渐成为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过程中的一个“样板”。

早在2017年10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迎来了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而从对该公司的尽调到风控再到推进项目落地,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直协助政府部门对一些港澳金融机构在前海落地的政策宣讲和推广,包括进行机构的框架搭建、人员招聘、资金和资源的对接等。”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吴迪对记者表示,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园区入驻率已达90%,园区内有近百家优秀的金融业务和服务机构,是境外金融机构落户前海的“桥梁”,通过基金小镇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境外金融机构能更好了解大湾区、了解前海。

就在近期,深圳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政策再升级(“双Q”政策),前海基金小镇在政策的制定上给予了一些建议和补充,“包括协助引进QFLP进入大湾区、促进创投业发展的政策制定等,我们都做了不少工作。”吴迪向记者透露,前海基金小镇正在筹备成立投资创业发展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需要的金融机构提供在前海办事的落脚点,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便捷交流以及进行业务拓展、融合的平台,助力大湾区金融业的互联互通。

引进境外资金,丰富投资主体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普通居民也可以分享到湾区金融对外开放的制度改革红利。《大湾区规划》中提出,要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2021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支持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为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开辟了新的通道。

作为首批试点银行,渣打集团在当年10月正式向市场推出首批南北双向逾百只投资产品,合资格的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投资者均可参与渣打提供的“跨境理财通”服务。就在今年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5家可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的香港银行名单,合资格香港银行数目由此增至24家。这意味着,作为跨境金融互联互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跨境理财通”正在提速,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理财通道和产品。

2020年5月,央行等多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随后不久,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该方案出台多项举措,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包括支持规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基金,引导港澳地区及海外各类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基础设施REITs试点,稳妥有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2年以来,基金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是,11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开年以来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红土盐田港REIT上市以来上涨超70%,在产权类基础设施REITs产品中位居第一。红土盐田港REIT,底层资产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该项目位于盐田港后方港区内,为国内最大盘道直入式单体仓储配送中心之一,承接整个大湾区的仓储物流需求。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梁策表示,红土盐田港REIT是我国目前基础设施REITs里,唯一同时具备“仓储物流”和“港口”两大基础设施重点行业的产品,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该资产在主动管理的情况下,资产的出租率在99%,资产整体的运营情况良好。

境内外人才赶来

科创高地加速形成

无论是推进粤港澳三地的法制融合,还是加快金融的改革开放,都旨在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一流湾区,尤其是对各路人才的吸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国内外人才高地恰逢其时。

《大湾区规划》发布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越发成为各路人才大展身手的好地方,尤其是越来越多港澳青年人士正积极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与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甚至在这里创新创业生根发芽。

“这三年粤港澳三地的交流确实频繁了,一起举办了不少活动,我也参加了好几场。”早在2015年,香港青年郑鹏翔就在深圳创办了雨果传媒科技,为企业提供数字新媒体内容创作和营销服务,如今他还入驻了深圳坪山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郑鹏翔告诉记者,入驻这个基地不需要交房租,只需要交一定的管理费,这对初创企业非常友好。“这里政府给到的支持不少,比如政府会给我们介绍业务,推荐资源,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来自政府的订单。”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郑鹏翔就和多个港澳青年一起做直播带货,帮助当地政府的对口扶贫对象销售当地农产品。“香港主要的产业是金融和房地产,我没有这方面的学历和经验背景,在香港创业得到政府支持是很少的。”在郑鹏翔看来,内地的市场需求真的很大,发展空间也很大,非常适合想创业的港澳青年。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其他几个世界级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优势是“科技+金融”,而《大湾区规划》给大湾区的定位也正是“金融+科技+产业”,眼下,香港的金融人才和大湾区的科技人才,正在大湾区这个大平台上发挥着“1+1>2”的效能。“我们就是看中了内地和香港的人才互补,把业务拓展至大湾区的。”2013年,龙沛智在香港创立了WeLab汇立集团,一年后便将业务拓展到内地市场,选择了前海作为内地总部,公司还确立了“香港金融+深圳科技”的人才战略。

“作为一家湾区企业,我们在人才发展、税收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受惠于各项惠利政策, 我们才能在8年多的时间从香港的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亚洲区内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龙沛智表示,大湾区汇聚了公司的高端科技人才,目前公司有90%员工都在大湾区内。他还表示,人才的流动使公司得以运用两地人才的优势,集合香港金融及深圳的科技人才,同时结合两地的资金及市场优势,透过大湾区渗透到内地的庞大市场。

“我们在前海、广州均成立了创新研究中心,形成了深圳+广州双技术总部的机制,为集团的业务发展提供了保障。”龙沛智说。

作为科创高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华为、中兴、大疆、腾讯、文远知行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从而吸引了全球科创人才汇聚于此,韩旭就是其中一位。从美国科技圣地硅谷到中国创新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终身教授到科学家CEO,韩旭坚定自己的选择,2017年12月28日,韩旭创办的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创新企业文远知行宣布将全球总部落户广州。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文远知行成为中国无人驾驶的头部企业,在全球九大分部有800多名员工,汇聚了海内外最顶尖的AI人才。截至2022年1月,文远知行车队在公开道路上的自动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000万公里。

韩旭认为,浓厚的创新氛围,开放的发展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资源,极具挑战的复杂交通场景,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无人驾驶发展的沃土,也因此率先成为发展无人驾驶的“特区”。


责任编辑:买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