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全链条治理车辆运输车违法行为

2025-08-04 10:50:52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唐 伟

为进一步规范车辆运输车的使用和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进汽车整车道路货运行业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2025年7月起至12月底,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汽车整车运输是现代物流和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汽车产量和销售量逐年增长,对整车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关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整车运输行业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到2026年,整车运输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然而,在整车物流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超载运输、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时发生,其中超载运输违法行为尤为突出。

车辆运输车乱象的核心表现可归结为“大、双、怪、超”。按照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长度不得超过22米,宽度不得超过2.5米,所载乘用车不允许横置、斜置,更不允许双排放置。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车辆进行非法改装、违规装载、超限运输,包括将车辆改装成单次可装载28辆乘用车的“飞机板”等。此外,还形成了“货主—运输业户—车辆生产、改装厂家”的利益链条。

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些移动的“巨无霸”不仅破坏公路和桥梁结构安全,危害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易造成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从现实看,因货车超载、超限运输导致的桥梁垮塌事故给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

车辆运输车违法超标装载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是“不超载,就亏钱”的畸形货运生态所致。按照重量计算运价的行业模式导致货车司机“运得多,赚得多”,从而冒险超载运输。另一方面是违法成本不高。尽管有关部门已将罚款数额提高并引入扣分、扣车等措施,但对于一次侥幸逃脱处罚可能带来的数万元甚至更高的“超额利润”来说,罚款的威慑力仍显不足。此外,打击和治理车辆运输车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多个部门,协作不畅就易出现管理漏洞。

专项整治行动可谓必要而及时,其聚焦车辆运输车超标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通过严格新增车辆市场准入管理,从源头对工厂遏制违规行为,有助于规范整车厂商的生产行为;强化源头装载监管,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达到源头控制的效果。同时,再辅以加强路面执法检查、加大联合惩戒力度以及从严打击非法改装等措施,有助于发挥专项治理的最大效果,遏制超标装载运输违法车辆上路通行。

期待有关部门依照《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治理工作,坚持对车辆运输车违法违规行为系统施治;同时,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人物技的有机结合,提升监管的覆盖面和穿透力。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引导行业自律,彻底摒弃“不超载,就亏钱”的错误观念,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从长远看,还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将专项治理的有效经验固化为制度规范,构建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长效治理体系,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规范经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推动整车物流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