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包容”比“扩容”更可贵

2023-10-27 10:34:57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
-标准+

钟 颐

一条视频,掀开了“大码人群”的出行之困。

据报道,近日,身高1.7米、体重143公斤的付女士乘坐高铁,硬挤坐进二等座,视频发出后引发争议甚至谩骂。个别网友认为,“大码人群”要么减肥,要么买2个座位,不应占用他人空间。

客观来说,在有限的空间内,“大码人群”影响邻座,实属难免。比如,付女士虽已尽量靠紧窗边、缩小体积,整个人“卡得很疼”,但身体还是会超出座位。视频发出后,也引发了不少“同道中人”的共情。若是按照一些网友所说的,要求他们购买2个座位,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但这样一来,“大码人群”就还要面临经济上的压力,恐怕难言公平——今年4月,据英媒报道,多家航空公司要求体型过大的乘客购买2张机票,就曾引发乘客不满。

事实上,既然名之为“公共空间”,绝对的“私域”是不存在的。只要不是有意冒犯,对于一些无心之扰,还是可以多一些换位思考。这就好比在“高铁熊孩子”这件事上,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围观者,他们真正感到意难平的,往往不是“熊孩子”制造了多少麻烦,更多的是背后的“熊家长”态度蛮横,非但不顾他人感受,还一味护犊护短。

从报道细节来看,付女士显然也很有边界意识,甚至还有点谨小慎微:对普通人而言,坐高铁二等座再平常不过,这却被她形容为“挑战”。从结果来看,经过此番“包容性测试”之后,她表示自己今后要是出行,会买一等座或2个二等座,也似乎透出了一丝无奈。

凡此种种所折射的,不只是同理心之失,更是“体重污名”之弊。在笔者看来,一些人认为“胖是一种错”,个人的不自律无需社会去兜底,这种上升到道德层面的偏见,恐怕更值得警惕。长此以往,它容易被内化为羞耻和自卑,助长身材焦虑。由此也可以理解,付女士想要借此发出呼声:不是“大码人群”太少,而是怕影响到他人,选择不出门或乘坐公共交通。

表面上,矛盾源于高铁座位的设计。毕竟,它考虑的是最一般的情况,灵活度有所欠缺。问题在于,增设“大码人群专座”,价格上适度平衡,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吗?如果事事如此“有求必应”,想必也会抬高社会的运行成本。例如,高铁设“静音车厢”之后,仍有儿童吵闹,于是又有人开始讨论:要不要设置“儿童车厢”?

进而言之,“大码人群”出行之困,只是一个颇具冲突感的侧面。看见这些“逼仄”,引发更多关注和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如果不能尊重“少数派”、包容多样性,那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每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少数”。正如一位网友所言:“需要改变的不是铁路部门,而是那些没有宽容心的人。”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心的包容,比空间的扩容更可贵。不用苛刻的标尺度量他人,本就是一把文明的标尺。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