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就业形态高温补贴不妨因时因地制宜

2023-08-15 16:13:27 来源:法治网
分享:
-标准+

孟泉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出现高温,高温补贴问题受到关注。在我国,高温津贴发放的相关政策出台时,主要是面向传统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群体,考虑到新就业形态工作自主性强,劳动过程和用工方式与传统劳资关系有明显区别,对此,人社部等部门近年出台的新就业形态高温补贴规定已跳出传统政策框架,体现出分类施策的思路。因此,笔者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高温补贴发放需要根据职业特点和用工实际灵活调整。

近些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有关部门相继面向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出台高温补贴相关规定。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规定“外卖送餐员在法定节假日、恶劣天气、夜间等情形下工作的,适当给予补贴”。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3〕91 号),提出“引导平台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户外劳动者给予适当补贴”。有别于传统的“高温津贴”,相关文件均采用了“补贴”的描述,体现了对新就业形态和传统用工方式分类施策的务实思路。

以上规定只回答了新就业形态高温补贴“要不要发”的问题,对于“怎么发”则未作要求,这就需要各属地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探索更符合劳动者需求的高温补贴发放方式。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是新就业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大多数劳动者选择入行的主要原因,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往往不固定,加之配送环节较多、环境条件复杂,如一刀切采用传统高温津贴按月或按日发放的方式,难免产生“不同工却同酬”的不公平。笔者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补贴要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不妨坚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和职业特点,允许根据用工实际逐步摸索出公平、可持续的发放方式,以外卖骑手为例,可以通过按单计算、按单发放,除了与单量挂钩,也可以基于当前气温、配送路程、配送物品等因素动态调整,以此不断提高发放的精准度和骑手的获得感。

对劳动者的高温防护不能只是“补贴”了之,还需要完善高温劳动下的软件硬件配置。比如,要发挥科技作用,尽最大限度减少高温损害。比如,近日,有外卖平台上线“高温保护机制”,在高温天气下动态调整骑手配送范围、优化取送路径,以减少骑手暴露在户外的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做法。同时,在各地工会、平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场所和生活服务的“爱心驿站”也在不断增加,未来,类似的休息场所如能成为城市中的“标配”,也将有助于降低外卖骑手等群体在恶劣天气下工作的风险。

当然,高温补贴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仍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对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而言,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加强安全培训、优化劳动环境等,从源头上做好高温职业伤害预防,同时完善职业伤害保障等兜底机制。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副教授)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