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胡某宇事件的警示

2023-02-03 10:09:06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
-标准+

维 辰

胡某宇系自缢死亡——2月2日上午,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人痛心。根据官方通报,胡某宇“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而“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长期“情感支持缺失”加上阶段性的入学适应困难,导致了这场悲剧。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此前,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阴谋论也是甚嚣尘上,调查结果却是“林某某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两个事件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高一学生胡某宇和高二学生林某某都因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学业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和轻生倾向,且“性格内向”“独来独往”,心理专家分析其“缺少情绪宣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二人自杀前都曾发出明显的求救信号——胡某宇“多次在书本、笔记本、社交软件上写下了负面情绪的文字内容”,林某某“经常说一些否定自己的话”“多次用刀具在左手腕上割划”。可惜的是,外界并没有从他们的种种异常表现中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胡某宇事件给我们的最大警示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生活中,不难听到“小孩子有什么烦恼”“不愁吃不愁穿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的说法,一些家长还会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结为孩子“太脆弱”甚至是“矫情”。这样一来,就算一些孩子试图寻求帮助,家长不恰当的回应不仅会错过与孩子的沟通机会,还有可能让问题更严重。理论上,老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再理想的目标也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有必要强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内心脆弱”,也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亟需关注和治疗的疾病,是具有共性的问题。我国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也指出,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但由于全球范围内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以及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沉默和污名化”,精神疾病患者未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

避免悲剧再次发生,首先别不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当回事。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老师、家长要提升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干预能力,做到情况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疗,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

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