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躺平干部”要对症下药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7-29 12:09:34

子 长

据人民网报道,江苏盐城滨海县委组织部日前对7名“躺平者”进行了集中诫勉谈话。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激励各级干部担当作为,该县组织部门重点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此次被集中诫勉谈话的,正是经过群众推选、单位评议和组织评定等程序最终确定的首批“躺平干部”。

在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下,“躺平干部”这两年颇受关注。说到底,指向的还是各级干部队伍中那些慵懒散漫、推诿塞责的不作为、不落实、不担当者。比如,此次江苏滨海县的“躺平干部”评选标准就涉及了宗旨意识、工作责任心、担当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具体指向了“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工作挑三拣四、拈轻怕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佛系’心态,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等。类似的现象,并不是随着“躺平”成为流行语才出现的,本质上还是涉及干部担当作为的老问题。

对“躺平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是干部管理过程中必要的监督问责,是对当事人的警示警醒。应该看到,除了当事人主观的思想意识外,导致一些干部滋生“躺平”心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躺平干部”抱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态,暴露的是一些地方对干部队伍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的机制问题;有的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折射的是如何激励担当作为,以及健全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方面问题;至于一些年轻干部工作没多久就滋生“躺平”心态,正与一些地方晋升“天花板”难破有很大关系。

治“躺平干部”要对症下药,根本上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持续优化各种制度机制,激励担当作为。近两年,针对“躺平干部”,多地都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如,有的地方强化了对干部队伍的量化考核,综合研判每个人的工作主动性、完成度、工作量等,进一步划分为“A、B、C”三类,作为绩效考核奖的发放依据;有的地方强化对干部不作为的问责,把发现的问题同巡视巡察、专项督查反馈的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列出清单、实行销号管理;还有的地方不断细化责任判别标准,明确界定容错范围,让基层干部消除顾虑、放下包袱、积极作为等。

其实不止干部队伍,在任何组织体系下,调动组织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是不可回避的人才管理课题。伴随着“躺平”成为流行语,人们对干部队伍中的一些不作为、不落实、不担当现象有了针对性的关注,推动各地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完善干部管理的具体制度机制,这是好事。也期待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可以彼此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催生出更多勇挑重担、拼搏进取、造福百姓的“干将”“闯将”。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