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读懂人文广州 用情守望美好家园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07-25 17:27:06

胡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保护与民生、保护与生态的关系,全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广州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精准践行“心中有人民”:在讲好老故事时,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阐释;在老街区微改造中,注重听民声、问民意,将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关注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在老建筑活化利用上,注重与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相结合,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正是在这种人与城的温情互动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读懂广州,进而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在人与城的“时空对话”中读懂广州的人文味。读懂一座城市,必须走进历史深处,追本溯源。广州在历史中从来不只一面。她是红色的英雄城市,是岭南文化中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务实创新的千年商都……“读取”广州的方式也从来不只一种。如南越王博物馆,可以在行走之间“速读”,博物馆早已将展览送至地铁站台、天字码头,让文物“走”到百姓身边;也可以入博物馆“深读”,在“曲流石渠”、“蕃禺”铜鼎中穿越千年,领悟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天的;还可以通过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立体读”,在领略粤剧独特魅力的同时重温广州建城史,感悟民族融合的深远主题。这座城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默默在人们心中播下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种子。

在人与城的心心相印中爱上广州的人情味。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城市更好发展,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要实现保护与发展同频共振,就需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找到最大公约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容颜。在广州城市更新项目中,都能看见公众出谋划策、积极参与的身影。如泮塘五约,项目启动之初社区规划师便广泛听取居民心愿,此后,又创新成立共同缔造委员会,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专家设计”的微改造之路。如今的泮塘五约不仅如居民所期待的那般,记忆与乡愁留住了,而且生活设施完善了,花卉绿植变多了,文化气息更浓了,人的幸福感也更强了。如此贴合居民需求的微改造,不仅美了城市,更暖了人心。

在人与城的互相成就中守望美好家园。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人们很容易深深地爱上她,并以主人翁态度关心她的发展,全心全意为她奉献,让她变得更加美好。当这种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出来,所产生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广州诚志堂货仓旧址的“复活”便证明了这一点。这座民国仓库建筑是市民叶嘉良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海珠区珠江后航道片区“扫街”时发现的,经过修缮后被活化利用为幼儿园,补上了周边小区的幼儿教育服务短板。如何激发更多人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一起来呵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呢?关键在于建立公众全过程参与的长效机制,让广泛的公众参与贯穿从前期发掘保护线索到后期维护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广州已组织招募100多名“名城守护官”和300多名社区设计师,成立名城保护联盟。与此同时,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守护家园的行列,在共爱共保共享中谱写人与城融合发展的和美乐章。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广州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人民城市的根脉,让更多人情味融入城市发展之中,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这座老城市必将持续焕发出新活力,阔步迈向世界文化名城远大目标。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