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需要更多“积水地图”式注脚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工人日报评论员 吴迪
运用数字化理念和技术对各类风险发出预警预报,为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
据7月17日《宁波日报》报道,近日,浙江宁波市水利局联合市大数据局推出“宁波积水地图”,首次将积水实时数据与地图导航相结合,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地图上线后,单日访问量超过1.4万人次;另据《中国水利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水务部门依托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模型,发布了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直观展示可能发生积水内涝风险的点位分布,并给出相应的避险措施提示。
汛期到来,不少地方面临部分路段、点位内涝的压力与风险。近年来,下雨“看海”、车辆被淹、一场暴雨困住出行百姓等现象不时在一些城市出现,极端情况下还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损失。积极防范、应对类似风险,各地在不断实践。“积水地图”可谓应对办法之一,它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导致各地发生险情或灾情的雨量、内涝、洪水等历史信息,标注出容易积水的点位和范围,指导民众科学避险,同时为有关方面调运物资、应急抢险提供参考。
“积水地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诸多领域都需要类似预警,比如,冰雹、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预警,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预警,高温干旱及防火指数预警,交通道路地面沉降、车流量及事故拥堵路段预警,空气、水源等污染物超标预警,景区、医疗机构等场所人员流量分布预警,杨柳絮、蚊虫、农药喷洒等影响日常生活的因素预警,等等。
不论是出于曾经付出巨大代价,还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智慧化、便捷化的应急预警能力和信息触达机制正在成为百姓的普遍期盼。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该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系统建而未用,不能发挥相关产业和技术的优势以服务地方治理和百姓生活,甚至造成资源浪费;数据“孤军奋战”,忽略了多领域联动的系统性,导致数据孤立,未能集成并发挥预期作用;项目“空中楼阁”,与民众需求脱节,缺乏公众参与,未能让百姓体验到数字化的实惠和便利。
以智慧城市为内核的城市大脑、数字孪生、海绵城市等概念,正在一些地方从构想向现实落地推进,助力相关城市不断完善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基础设施、提高预警准确度。这无疑值得期待,其经验也值得借鉴。比如,有的城市打造为市民服务的“一站式”智能生活频道,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享受数字化改革为衣食住行带来的便利;有的地方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排水管理体系,让城市在遭遇暴雨时可以有效降低内涝风险,等等。
居家时可以了解实时天气状态,出行时可以有效规避积水或拥堵路段……眼下,不少风险预警监测技术应用只是刚起步,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服务的水准和能力。运用数字化理念和技术对各类风险发出预警预报,为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
从普通百姓的视角看,能不能准确、便捷地获取相关预警信息,避免人员及财产的损失,则是更加直接和关键的诉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理念的落脚点。长远来看,建立起的预警长效机制有助于帮助不同地方因地制宜应对风险或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害。因而,让“积水地图”式预警信息和服务更加便捷可及,与硬件层面的建设同等重要。可以说,能否用科技力量给百姓提供预警,并提升有关信息的精准度、便捷度、可及性,直接关乎公众的体验感,体现一个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色。
诸如“积水地图”等依托数字化技术的探索,正在丰富智慧城市的内涵,这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期待有更多关乎生活秩序与质量的预警服务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智慧,让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安全、幸福。
(责任编辑: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