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允许偷拍变成黑色产业链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7-19 16:56:03

扶 青

近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共场所均有违法偷拍被抓的事件发生。有媒体日前调查发现,一条针对偷拍的黑色产业链十分活跃,有不法分子非法生产、销售偷拍设备,视频在网上分门别类售卖,还有许多人专门收购、收集偷拍视频。

一段时间以来,在地铁、超市、车展等场所“偷拍女性裙底”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还有一些来自宾馆房间、民房卧室的偷拍案例。这些“黑手”不仅伸向公共空间,甚至还伸向家庭场所,在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同时,也助长了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引发公众担忧。相关部门多次发起专项整治,但偷拍行为却屡禁不止,其中的一些特点值得关注。

过去几年,公安部门多次部署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对偷拍偷窥黑产实施全链条打击,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迄今为止,偷拍工具的购买依然非常方便。在电商网站上,以“微型”“针像头”“伪装像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依然能找到数十家售卖针孔摄像头的网店,而且店主会手把手教你伪装在各种物品中。有的网店为了规避监管,会采用各种话术、暗语,“挂羊头卖狗肉”。这些现象加剧了治理难度,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许多偷拍工具的设置是利用了摄像头的安全漏洞。央视曾经曝光,很多家庭安装的摄像头可以被轻松入侵。不久前,甘肃平凉破获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控制摄像头权限200余个,包含家庭、医院、酒店、美容院等场所。聚焦偷拍灰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症下药,构筑更高的防范壁垒,多管齐下,才能提高公民隐私安全保护的稳固性、可靠性。

首先,要切实加强源头治理。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微型化、智能化视频监控器材的随意使用,是偷拍泛滥的一大根源。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监控、拍摄器材设备的等级标准,加强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加强生产厂商的资质管理,各大电商平台应对商家出售的敏感商品进行审核,让相关设备的来源和去处有迹可循。

其次,要加大对偷拍的打击力度。要依据民法典对人格权、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提高违法代价,让偷拍者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还要加强互联网治理。偷拍往往与网络涉黄的信息交易密切关联,必须加大对网络涉黄信息的监控、清理和打击力度,铲除网络涉黄土壤,依法从严惩处通过网络传播、交易涉黄和侵犯隐私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