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名言”屡禁难绝为哪般?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7-15 17:18:00

静 子

又现名人“下场”打击“伪名言”。

近日,知名作家莫言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的文章,其内列举诸如《酒色赋》《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等坊间流传较广的诗词篇目,称“我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挂在我名下的作品,其实都不是我写的”。

前有资深媒体人白岩松在著作封面说明“只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是我说的”,再有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发博辟谣“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非己所说,如今莫言也加入“粉碎谣言”的队伍中来。有必要追问,缘何“伪名言”生生不息、屡禁难绝?

经济利益或是部分人的重要动机。一些盗版书商、营销号主体为提高其产品流传度,往往会采用“傍名人”的方式博“出圈”,虚构名人名言、编造经典语录……相较名不见经传的朴素话语,披着“名人”外衣的“伪名言”通常更容易受大众欢迎,成为他们赚取眼球、牟取钱财的不二法门。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满天飞的虚假名人名言背后是泛权威崇拜心态。小学生写作文以引经据典为傲,一些人的文稿也刻意追求旁征博引,浅显道理好似只有借名人名言才能被准确表达,这本身就说明了潜藏部分人内心深处的崇拜和虚荣情结。在网络浅阅读、浅思考的社会背景下,不时冒出的通俗“伪名言”较易走入公众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伪名言”对生活本质的别样总结契合今人的深刻体悟,也是其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诸如“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正因其形象传达了“婚姻之路不易”的观点而被人们误信为钱锺书先生所作;再比如,勤奋成就精彩人生的观点是不少中年人的领悟,这也是所谓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之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被讹传的原因所在。

“伪名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造假,其不仅是对名人署名权的侵犯,也是对万千受众精神思想的戕害。须知,求真求实的文化才能穿透历史的烟云,恒久而弥新。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坚守“不盲从、不轻信”的人生态度,选择“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务实做法,才能真正破解虚假名人名言“野火烧不尽”的怪圈。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