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美好出行打造坚实后备力量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22-07-01 15:40:14

王顺洪

“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交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交通发展应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

交通特色型大学具有显著的行业背景优势、专才型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等,面对新时代新使命,理当聚焦党和国家战略所需,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争当世界“单打冠军”,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服务人民美好出行。

服务人民美好出行,当着力培养行业“单打冠军”式紧缺人才。培养高等交通工程人才,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交通特色型大学的自身内涵发展的需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服务人民美好出行的目标,加快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努力办好交通特色型大学。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交通特色型大学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大力推进“三全育人”,重构人才培养顶层框架体系。聚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卓越工程教育和新工科教育,加快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交通运输行业工程师培养体系,超常规加快培养国家紧缺人才,持续造就一批批爱党报国、素质过硬、视野开阔、能力超群,善于解决交通领域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交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占比;为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建设体系,服务人民美好出行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人民美好出行,当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交通领域“单打冠军”。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交通运输是综合性、交叉性、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门类,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区块链等众多新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和新业态新模式涌现的重点行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向,其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对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交通特色型大学应紧密围绕国家所需、未来所向、学校所能进行学科建设,着眼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标,调整学科的整体布局。具体来说,学校应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力度,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自主、自由的土壤,并以大平台大项目为牵引,通过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立新兴与交叉学科专项和大项目培育专项等举措,聚集资源开展跨学科研究。

服务人民美好出行,当用创新推动我国在交通世界科技前沿以“单打冠军”的姿态持续领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人民美好出行目标的战略支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注重新科技深度赋能应用,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破除制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交通运输市场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交通特色型大学应坚持从改革开放中要动力、要活力,积极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激发内在科技创新活力。如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并持续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巩固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攻克交通运输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破解“高精尖缺”科学问题和各种极端情况、极端状态下的核心难题,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国家交通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重点发力,不断提升交通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我国在交通领域世界科技前沿持续领跑。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强国建设任重道远。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没有完成时,交通特色型大学应接续奋斗,迎难而上,勇当世界“单打冠军”,为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