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自荐,让路更宽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6-30 16:37:20

王庆峰

近期,全国多地出台干部激励政策。如河南平顶山探索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认定和组织调整机制,浙江湖州打破思维定式,不拘一格选用实干争先、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其中,河南南阳出台的自荐制度尤其引发舆论关注,该制度明确规定“干部可以向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自荐,可以向市委组织部自荐,也可以直接向市委主要领导自荐”。

自公元前257年“毛遂自荐”出现后,历朝历代都出现了许多自告奋勇的故事,比如孟浩然、杜甫通过“干谒诗”自荐,东方朔借当朝征召人才的机会“公车署上书”等。这些故事之所以成为美谈,就在于释放了“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让更多人坚定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信心。同样,干部自荐也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创新。现实中,不是所有干部都能出现在组织部门的视野内。在原有常规途径之外,增加一个新的及时了解、发现、识别干部的渠道,有利于真正让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做到用当其时、人事相宜。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当前正处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地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任务重、时间紧、挑战多,对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把那些任劳任怨、扛重活、打硬仗的干部发现出来,把那些作风飘浮、热衷搞花拳绣腿的干部调整下去。干部自荐制度,有利于选拔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同时也能打破许多人的思维定式,堵住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风,刹住凭关系上位的歪风,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为官避事平生耻。”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在各个岗位上就是要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从某种程度上说,干部激励机制也是打破“能上不能下”痼疾的一个切入点。一方面,不需要考虑相关岗位是否空缺就可以自荐,让一些“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太平官”感到了压力;另一方面,南阳市卧龙区还发布了征集“躺平式干部”问题线索的公告,让混日子、熬年头、靠资历的干部没有市场。双管齐下,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破格提拔还是毛遂自荐,突出的都是“严标准”,而非“随心所欲”。根据南阳市委组织部解释,建立自荐制度,只是南阳市在“分析研判和动议”环节的有益探索。用不用、怎么用,更能体现当地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这就要求组织人事部门擦亮眼睛,切实做到要求不减、标准不降、程序不落,严格执行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公示等选拔任用程序,杜绝自荐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和四处托情、打招呼“跑官”等行为,从而让干部自荐成为真正经得起检验的提拔方式。

毛遂自荐选用干部,为激发干部干事担责的主观能动性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客观来说,这只是在干部任用制度创新方面的一小步,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