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稳书写市场民生向好叙事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时间:2022-06-29 18:09:10

张敬伟

物流通,市场稳,民生安。6月2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1至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8.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当月增速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3.0%转为增长0.5%。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从3月中旬开始,疫情导致的物流梗阻,不仅导致市场大循环失去动力,社会民生也受到极大影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支撑。大而言之,这是内循环的应有之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小而言之,微循环梗阻,市场民生都受其害。大市场需要物流来畅通循环,社会民生也要靠物流系统的运转有力确保获得感。

正因为如此,应对疫情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了这个宏观目标,从中央到地方也都是从保障路网畅通来破局,尤其是取消高速公路上的层层过度检测的卡点,疏通高速路网的堵点,去除高速路网的痛点。

大循环通了,支线循环和社区微循环才能畅通。面对疫情形势的变化,政府及时调整抗疫策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让物流系统动起来,激活内循环动力,破解保供稳价难题,化解民生焦虑,让生产、生活重回正轨。即使是普通人也能从各项数据的转好或者“降幅收窄”中感受到日常生活回归的意味。街上的人流多起来了,摊点夜市开始红火,电影院的观众也多起来……红尘巷陌的热闹,就是市场繁荣的生动写照,也是民生福祉的最好体现。

这些同样离不开物流的支撑与润滑。再看1至5月份的物流数据,就不仅仅是抽象生涩的一堆数字,而是有了许多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烟火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28日公布,1至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8.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当月增速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3.0%转为增长0.5%。

5月以来,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物流需求总体保持扩张,增速小幅改善。如果没有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精准调整,没有各地执行力的配合,不可能扭转物流被疫情拖累的困境。这也正是中国式治理的优势所在。

即将过去的6月份,生活消费领域除了6·18的电商销售季,还有中考、高考激发的暑期消费旺季,加上电影暑期档的来临,民生消费领域的物流流量会加速加大。民生消费和工业消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消费具有正相关关系。

1至5月份的物流数据也显示了这一特点。1至5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3%。分行业看,在保供稳价及基建发力下,煤炭等大宗能源物流较快恢复;随着复工复产加快,制造业物流需求扭转下降局面,装备制造业加快回升,汽车、通用设备等行业降幅明显收窄;与生活必需品相关的物流需求较为稳定。同期,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9%,增速比1至4月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物流是个大系统,工业、生活消费两端发力,支撑着物流系统的流量平稳,也是内循环有力的表现。所以,这个大系统不能停下来,哪怕短暂的阻滞和梗阻,也会影响市场运行和民生感受。特别是,为了消弭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助企纾困的各项措施,让物流恢复了动力,市场回稳了信心,民生有了愿景。

物流数据向好来之不易,市场形势好转更需珍惜。无论如何,都要记住: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