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科研堵点,打开创新闸门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06-29 18:09:10

练洪洋

全面推行电子签章和电子签名服务、加大对青年和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日前,广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推出10条改革举措,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为创新创造赋能。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就是为科技创新助力。谁都知道,科研人员的时间与精力都很宝贵,有时候恨不得一分钟当三分钟用,可惜往往身不由己。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项,过五关斩六将,不得不在科研之外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既头疼又无奈。就拿科研经费使用来说,有些部门要求科研人员将科研费用分为很多科目,比如设备费、材料费、分析测试化验加工费,还有国际交流合作费、专家咨询费等,填不完的表,算不完的数,让科研人员成了“会计师”“精算师”。科研活动的灵活性、不确定性,与科研经费预算的严格性、准确性之间的不同步,成为耗费科研人员时间和精力的“漩涡”。

科研人员有所呼,科研政策有所应。为了给科研人员减负,让他们拥有一个更为宽松的科研环境,从而放开手脚、大展拳脚,自上至下都在努力。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从科研人员呼声最高的两大焦点——科研经费使用和科技成果评价着力,为科研人员“解围”。《若干措施》对科研经费管理着墨颇多、亮点不少。譬如,在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方式上,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和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由三期拨款改为两期拨款。少了一个环节,省了一些事务,将为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减负不少。

项目资金管理由“死”到“活”,科研人员活动从“繁”到“简”,一个“减”字贯穿《若干措施》的始终,各方必须全力做好减法。

做好减法,要坚持目标导向。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目的只有一个,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予以他们最大的信任,让他们从芜杂、繁重的管理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相关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多想办法、多出实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出一份力。

做好减法,要坚持问题导向。《若干措施》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结果,在落地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执行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实地求证、实事求是,找到堵点所在,精准施策,疏浚堵点,强化政策执行效果。

做好减法,要坚持服务导向。各方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人翁精神,用优质服务,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

(责任编辑:马树娟)